多功能音響、全息互動投影、富有設計感的造型……過街天橋已不僅是交通基礎設施,更成為現代都市的標志性景觀。目前,青島正高效推動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建設,今年以來,9處過街設施提前建成投用,其中不乏新意和亮點。
例如,市北區浮島公園天橋設計思路獨特,將人行系統與“空中花園”融為一體,在實現人車分流的同時,也提升了城市空間的藝術美感,具有滿足市民休閑、展示城市景象的多重功能。年初投入使用的西海岸新區江山路靜江路人行天橋,融合科技與藝術元素,成為一座集“聲光電”一體的高科技景觀天橋,升級為城市地標性建筑。
但也有市民反映,一些老舊人行過街設施因建設年代久遠、設計不合理等原因,橋體結構老化、設備陳舊或損壞,亟須升級改造。對此,建議相關部門在新建人行天橋的同時,也要積極摸排我市現有天橋使用情況,為老舊過街天橋制定升級改造方案。同時,充分考慮城市地理環境和人文特點,將過街天橋與城市環境、建筑風格等有機融合,展示城市特色和文化內涵。
不止于此,在人行天橋改造和建設過程中,可以結合適老化改造、無障礙建設及友好環境建設,通過改緩坡道、增加防滑設計、增設電梯等,提升人行過街設施的人文關懷。例如,今年,北京市相關部門邀請殘障人士實地體驗后,把過街天橋的鋪裝配色由紅綠調整為灰黃,體現了對色覺異常群體的關愛,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
過街天橋可以在兼顧實用與美觀的同時具備更多功能,不僅僅是城市的一道風景,更可以是宜居城市的暖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