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饃禮菜

原料豬五花肉200克,四季豆100克,青線椒、玫瑰咸菜各50克,喜饃(小饅頭)8個。
調料A料(生抽10克,胡椒粉2克,鹽3克),小米辣20克,大蒜、大蔥、生姜、鹽、味精各5克,色拉油400克(約耗50克)。
制作1.五花肉、四季豆、青線椒、玫瑰咸菜均切成大小相同的丁;玫瑰咸菜用水泡去多余的鹽分。2.起鍋將色拉油20克燒至五成熱,炒香五花肉丁,加A料,炒好出鍋。3.另起鍋將色拉油30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四季豆丁、青線椒丁滑油,撈出鍋。4.另起鍋下入色拉油20克燒熱,爆香大蔥、大蒜、生姜,下入五花肉丁、四季豆丁、青線椒丁、泡好的玫瑰咸菜丁,再用大火炒香,用鹽、味精調好味即可出鍋裝盤,小饅頭上籠加熱,裝入提籃內即可上桌。
青韭炒毛肚
原料:熟毛肚200克,韭菜150克,掐菜100克(去頭尾的黃豆芽)。
調料:老抽5克,生抽20克,味精3克,小泰椒、蔥、姜各10克,色拉油30克,川式鹵水2千克。
制作:
1.將洗凈的毛肚投入川式鹵水中鹵制、浸泡,取出后切成7厘米長的條。
2.起鍋將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蔥、姜煸鍋,下入毛肚、洗好切段的韭菜、掐菜、小米椒一同爆炒,然后入生抽、老抽、味精調色、調味,待出鍋氣后盛出即可。
川式鹵水香料配比:肉蔻、小毛桃、八角、桂皮、白蔻各50克,香葉、千里香、草果各25克,蓽拔、干香茅、白芷、陳皮各20克,干辣椒王1千克,紅花椒250克。
小貼士:毛肚鹵制時不能過熟,也不能過生,火候要掌握好,一般鹵制七成熟即可,然后在鹵水中浸泡半小時,毛肚才入味。
特色:此菜操作簡單,毛肚可提前預制,出菜極快,毛利高,是款可推廣的土菜小炒,也可增加些豆瓣醬,突出厚味十足的特點。
蛋餅煮三鮮
原料:鵪鶉蛋10只,五花肉末、山芋粉、黃花菜干各100克,青紅尖椒圈各5克。
調料:鹽7克,雞精3克,味精2克,雞湯500克,雞油20克,色拉油30克。制作:
1.將五花肉末用一半量的鹽、雞精、味精拌勻味,放入山芋粉攪勻,制成肉餅,放不粘鍋內煎熟。
2.鵪鶉蛋打入不粘鍋內,煎成荷包蛋;黃花菜干用開水完全泡發開,入熱水中焯制,撈出擠干水分。
3.起鍋下入色拉油、雞油燒熱,下入黃花菜煸出香味,放入鵪鶉蛋、肉餅、雞湯、鹽、味精、雞精,用文火煮3分鐘即可。
特色:山芋粉肉餅口感香綿,與煎鵪鶉蛋、黃花菜干一起煸炒,充分吸收了兩者的味道,達成互補。黃花菜干發制后再煸炒,口感軟韌有嚼頭,比新鮮的更有口感。
手捏菜青毛豆土雞

原料:手捏菜120克,青毛豆80克,仔雞150克。
調料:鹽、姜各8克,雞精3克,味精2克,菜子油40克,雞湯300克,胡椒粉0.5克。
制作:
1.手捏菜制作:將小白菜切成小段,放入鹽5克、味精1克腌制,用手捏攥,令其析出多余的水分。
2.仔雞治凈,斬成2厘米的方塊;將青毛豆入熱水中焯制。
3.起鍋入菜子油燒熱,放入姜、仔雞塊煸炒至肉熟,放入手捏菜、青毛豆煸炒后放入雞湯、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味,用文火煮3-5分鐘即可。
特色:脫水后的青菜口感更加爽韌,再配以青毛豆、雞塊一起烹調,用沙煲盛制,保持了菜肴的溫度,增加了香味,是款美味實惠的土菜菜肴。
生態醬香茼蒿

原料:有機茼蒿400克,黑豬去皮五花肉200克。
調料:香琪醬(東北大醬的一種,市場有成品出售),紅椒粒10克,白糖5克,味精、雞粉各3克,色拉油20克。
制作:
1.將茼蒿洗凈,切成5厘米的段,碼在盤中;豬五花肉切成末。
2.起鍋將油燒至五成熱,下入五花肉末、紅椒粒,用香琪醬、白糖、味精、雞粉煸香,炒成肉末醬,淋在茼蒿上即可。
特色:茼蒿沒有經過熟處理,直接搭配特制的肉末醬,給人清爽暢快的感覺,茼蒿可以借鑒西餐處理手法,用冰水激一下,口感更爽脆,搭配的肉末醬味道一定要厚。
糍粑魚

自制香料鹽祛腥又提鮮
香煎糍粑青魚(8份量)
原料青魚5千克。
調料香料鹽(將桂皮15克、花椒50克、八角25克炒干,磨成碎與粗鹽500克混合),姜片250克,色拉油20克。
制作1.將青魚宰殺制凈,改刀成8厘米長的段。2.把魚塊用香料鹽、姜片拌勻,裝在壇子里面,魚身上壓上石頭,腌制48小時撈出,再改刀成寬2厘米、長8厘米的塊,自然風干。3.把改好刀的魚塊放在燒至170℃的鐵板上,烙至兩面呈金黃色,取出裝盤即可。
土特色此菜在湖北傳統菜蒜香排骨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和演變,將貴州農村自制的豆豉放入榨汁機中榨成汁水腌排骨,豉香味濃郁,口感酥香,傳統蒜香排骨都是生炸,我這道排骨先蒸制再炸制,屬于熟炸,深受大眾百姓喜歡,成為餐桌上必點的土菜之一。
小官一品骨

原料豬直排1千克。
調料糯米粉(市場有售)100克,貴州豆豉20克,蔥、姜各1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A料(蔥花、紅椒粒、白芝麻各2克)。
制作1.將豬直排剁成8厘米長的段,用流水沖去血水,擠干水分。2.將豆豉用榨汁機絞碎(加少許水即可),均勻地拌在排骨上,加姜、蔥腌制12小時。3.將腌好的豬排放入蒸柜中蒸40分鐘取出,走菜時拍勻糯米粉,下油鍋炸至香酥裝盤,用A料點綴即可。
發掘人西安天鼎酒店廚師長孫永耿
土特色商芝菜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干蕨菜,這是老菜翻新的案例,傳統的做法類似梅菜扣肉,比較油膩,我將其改良,肉切的更薄,卷成了竹筍形狀,更容易取食,而且還搭配了小米,非常解膩,更加符合現代人對美食營養均衡的要求,肥而不膩,軟糯適口,造型美觀。
石烹土芹花蛤
小海鮮配土芹在石板上烹制而成,鮮香味美。原料:凈花哈肉200克,土芹150克,紅椒絲10克,白玉菇1盒,圓蔥絲50克。
調料:家樂雞汁3克,雞粉1克,白胡椒粉2克,高湯300克,色拉油30克,蔥、姜各5克。
制作:1.將花蛤肉洗凈,與白玉菇分別過水。
2.凈鍋上火,下入色拉油,入蔥、姜炒香,放入土芹略炒,加入高湯,下入剩余調料,調味收芡。
3.圓蔥絲炒制后放入石板底部,將做好的菜品裝在石板上即可。
制作:1.花蛤一定用鮮活的,自己取肉,或者在市場上購買取好的鮮花蛤肉,不要買冰鮮的。
2.制作此菜時,湯汁略多些,裝在石板上,口味、口感會更好。
商芝肉

原料豬五花肉600克,干商芝菜150克,陜北小米200克,田七苗100克。
調料A料(八角、桂皮、小茴香各5克),紅曲米、生抽、生粉各10克,老抽15克,冰糖、鹽、味精各5克,蠔油8克,骨湯、清湯、色拉油各50克,濕淀粉40克。
制作1.五花肉下入涼水鍋內,用大火煮開,撇凈浮沫,下入紅曲米和A料,小火煮40分鐘撈出,放在平盤上用重物壓平。2.商芝菜提前用水泡好,洗凈;鍋內加色拉油20克燒熱,下商芝菜炒香,下入骨湯和鹽2克,用小火收汁勾芡。3.壓平的五花肉用刀切成薄片,卷上炒好的商芝菜,做成筍子的形狀。4.起鍋將色拉油30克燒熱,把蒸熟的小米加鹽3克、味精炒干香,出鍋放在盤內;卷好的肉卷上籠蒸10分鐘,出鍋擺在小米上。5.另起鍋,加入蠔油、清湯、生抽、老抽、冰糖,勾芡,澆在肉卷上即可,最后放上田七苗即可。
土特色這道菜是農村辦喜事必上的一道菜,鄉下的做法太粗狂,就是炒咸菜,我將其改良,加入了更多豐富的配料,顏色搭配的也很自然,讓食客們即使來到酒店,也能吃到農家飯。
秦嶺土雞燒粉皮
原料散養農家土雞600克,干粉皮100克,小花卷8個,蒜苗50克。
調料蔥、姜、蒜各50克,A料(干辣椒、八角、桂皮、花椒各10克),雞粉8克,生粉50克,辣椒醬12克,熟豬油30克,二湯1千克。
制作1.將土雞用刀砍成小塊;干粉皮用水泡好。2.鍋內加熟豬油燒熱,爆香辣椒醬和蔥、姜、蒜,然后再下入雞塊炒至變色,加入二湯和A料,放入高壓鍋內壓制20分鐘。3.鍋內倒入壓好的雞塊,然后再放入泡好的粉皮,用大火收汁,最后出鍋,下入蒜苗,裝盤時圍上用不粘鍋煎好的小花卷。
花西豆棍
原料:豆棍400克,臘肉15克,雞蛋1個。
調料:高湯200克,鹽、味精、野山椒各5克,白糖3克,白胡椒粉2克,蠶豆米10克,熟豬油、菜子油各30克。
制作:1.取豆棍,先將其改刀成約2.5厘米長的小段,再用燒至五成熱的菜籽油20克煎至兩面呈金黃色,撈出控油。
2.炒鍋下入熟豬油、菜子油,燒至五成熱,下入打散的雞蛋液、臘肉,將其炒散,然后倒入高湯,下豆棍、野山椒、蠶豆米,煮至湯濃微黃時,即可出鍋。
小貼士:豆棍是由精選黃豆經磨漿燒沸后,在不加石膏的前提下自然冷卻,豆漿上層起的一層薄膜,用香煙粗細的竹竿從中撈起,瀝干上面的豆漿,然后卷制而成。口感細膩,清爽,較之腐竹,口感更加滑嫩。
農家蒸三寶
原料:素雞800克,毛豆子30克,天目筍干、周莊咸菜各100克。調料:鹽4克,味精3克,菜子油50克,料酒10克,高湯300克。
制作:
1.將素雞切成0.8厘米厚的片。
2.起鍋將油燒至七成熱,下入素雞,炸至表面起殼,撈出后放入凈鍋內,加鹽、味精、高湯,用慢火煨制;周莊咸菜和焯水后的毛豆子,用菜子油煸香。
3.天目筍干用流水沖淡咸味,墊入盤底,擺上素雞、周莊咸菜、毛豆子,加入料酒、味精,上籠蒸制7分鐘即可。
特色:豆制品素雞、筍干、咸菜是江南農家最普通的食材,將三者組合在一起,采用蒸制的烹調方法成菜,不僅能保持菜肴的溫度,還能保持菜肴的外形,配上翠綠的毛豆子,美觀又美味。
豐收豬腳小花卷
原料:豬腳300克,豆角、南瓜、玉米各100克,土豆80克,胡蘿卜30克,花卷生坯200克。
調料:蔥段、姜片、花椒、八角、鹽各5克,味精3克,老抽4克,排骨醬10克,豆油50克。
制作:
1.豬腳剁塊,入熱水中焯制。
2.鍋上火下豆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蔥段、姜片、花椒、八角爆香,再與豬腳、排骨醬一起倒入高壓鍋中壓制20分鐘。
3.迷你鐵鍋放在煲仔爐上加熱,下豆油燒熱,投入豆角段、土豆塊、南瓜、玉米段、胡蘿卜塊炒香,再放入豬腳和原湯,用鹽、味精、老抽調好口味,再把花卷生坯放到菜上,蓋蓋子燜10分鐘,即可。
特色:在東北嘎巴鍋基礎上改良而來,將主輔料用高壓鍋壓制后,配上自制的花卷呈菜。
山芋圓燒鰱魚頭
原料:鰱魚頭700克,山芋圓400克,云南蟹皮50克。
調料:高湯100克,熟豬油50克,鹽、味精、雞精、胡椒粉各3克,美極鮮味汁6克,黃酒15克,醬油、白糖各10克,姜、蔥、大蒜葉、芝麻油各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40克)。
制作:
1.將肉末用鹽、味精、雞粉調味,再加入山芋粉,搓成直徑約3厘米的丸子,下入五成熱油鍋中炸熟;取冷水,放入云南蟹皮浸泡8小時。
2.鍋入熟豬油燒熱,放入姜、蔥煸鍋,下鰱魚頭將兩面煎透,加入剩余調料(芝麻油、蒜葉除外)和山芋圓燉煮20分鐘,出鍋前用大火收汁,淋入芝麻油,灑上蒜葉即可。
特色:花鰱魚頭搭配用山芋粉制成的圓子和云南蟹皮,體現出多樣化的口味,不僅賺足了口碑,還提高了毛利,為酒店帶來了利潤。
責任編輯: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