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9日訊 今天,青島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地圖正式上線運行。“平臺地圖”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建設,搭建人才和人才項目快速落地的智能化可視平臺,深度整合政策、資金、項目、技術、載體、服務等各類資源,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截至目前,“平臺地圖”共匯聚創新創業平臺1440家,重點人才4000余人,雙創機構1800家,技術成果1417項,載體空間資源面積190萬平方米。
“人才團隊和項目有意來青發展,最關注的是整體的產業環境情況、園區承載落地能力、上下游產業鏈,以及政策服務和資本支持等方面的問題。目前,全國都缺少一個能夠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平臺,青島也缺少一個能夠整合創新創業要素、展現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的主窗口。”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人才創新創業所需要的要素資源涵蓋平臺、政策、資金、項目、技術成果、載體空間、公共及市場服務等,而這些資源又零散在政府、市場、行業協會、個人等眾多主體之中,“平臺地圖”的搭建就是為了深度整合、融合各類資源,重塑辦事流程,解決一些人才項目申報、服務事項“不知什么可辦”“不知到哪去辦”的現象,為人才發展搭建全生命周期賦能的資源共享體系。
據了解,“平臺地圖”以“一圖四鏈N庫”為總體架構,“一圖”即“平臺地圖”引擎;“四鏈”即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N庫”即機構庫、平臺庫、人才庫、政策庫、項目庫、技術成果庫、投融資庫、儀器設備庫、服務機構庫、供需對接庫等標準化信息庫。通過匯聚各方資源,搭建人才、項目落地及創新創業服務橋梁,打造賦能人才創新創業的智能可視化創新示范大數據平臺綜合體,通過平臺思維實現“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
“平臺地圖”不僅是資源要素的整合,也是數據信息的整合。通過平臺,人才和企業不僅能夠快捷查看全市人才創新創業各類信息,還能在各類申報、申領、評審及服務等事項辦理中實現信息互通,做到“一次填報、全程無憂”。平臺還通過智能算法,進一步發揮數據資源的最大效用,如個人在人才庫中填寫信息,會自動生成崗位名片和個人簡歷,定向進行人崗匹配,助力企業節省用工成本。通過信息發布平臺,人才和企業能夠第一時間接收到政策、申報、活動等主管單位點對點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打破傳統層級式傳達方式的信息壁壘,讓信息傳達更加精準、即時、高效。
通過“平臺地圖”將進一步深化對人才的管理和服務。在市場專業化資源和社會資本引導下,平臺用戶可以享受全市人才公共服務資源、聯盟單位提供的社會增值服務及優質可靠的市場化專業服務;在資源交互中,通過大數據算法智能配置各類資源要素,可以實現供需雙方的線上匹配,打造人才創新創業的“趕集網”。
優化流程實現“無感”服務。“平臺地圖”通過建立“人號合一、人事合一、人企合一”的政務服務模式,開展無感認證、精準定向推送、移動隨刻辦理、服務過程回溯等應用,自動匹配政策、資源、服務等要素,突破地域、時間等客觀條件限制,讓人才、企業享受無延時的VIP服務。同時,依托用戶評級體系形成用戶信用“檔案”,讓人才、企業在平臺交易、找資源、找服務沒有后顧之憂、少走彎路,確保平臺信息的安全準確和供應方信用可靠、資源優質、服務專業。
目前,“平臺地圖”已完成一期項目建設,下一步二期建設將進一步加快公共服務領域數據集中和共享,深入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通過大數據賦能人才產業深度融合,推進人才決策、資源配置、服務模式創新,實現決策科學化、治理精準化、服務高效化,加速形成“四鏈合一”的創新創業“熱帶雨林”。(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