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三屆青島舊店蘋果展示交易會暨第四屆旅游文化節上,一排排盒裝“貼字蘋果”格外顯眼,直徑在8厘米以上的蘋果,帶有“生意興隆”等字樣,12個售價100元。從論斤售賣的蘋果,一躍變成藝術品,果農王春堯喜上眉梢。“今年這種‘貼字蘋果’銷售很火,有單位一下子要了4000個。”在青島農產品個性化品牌打造下,貼字蘋果價格比普通蘋果翻了三倍,銷量也很是可觀,果農們從中真正獲得了實惠。
推進改革 提升“青島農品”價值
在不斷堅持走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的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路子上,青島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品牌農業的實施意見》《青島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編制了《青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打造了綠色品質、世界共享的“青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出膠州大白菜、大澤山葡萄、黃島藍莓、馬家溝芹等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農產品。
目前,青島市涉農產品注冊商標2.2萬多個,“三品一標”農產品1156個,著名農業品牌153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20個,國家級名牌7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54個,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山東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41個。2019年,“青島農品”榮登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第二名。
助力宣傳 鼓勵“青島農品”走出去
平度的“蟠桃大姜”在政府的支持下,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之后,靠品牌和產業影響力出口遠銷世界各地。在今年疫情環境下,“蟠桃大姜”的出口銷量并沒有受到波及。現在“蟠桃大姜”在平度的種植總面積有5萬畝左右,年產22萬噸左右,成為當地農村經濟主導產業之一。
萊西從2017年加大“內功”修煉,提升高油酸花生的推廣力度,通過三年的示范推廣,推廣面積達3萬多畝,讓花生米成為農民遠銷國外的金豆子。在青島市政府和萊西當地政府的扶持下,萊西已經形成以東生集團、佳德花生、長壽食品等企業為龍頭的成熟花生產業鏈,擁有花生加工企業200多家,年加工能力15萬噸,年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年利稅2900萬元,居全國第一,切實讓國內國外“雙循環”這個圈子高速高效運轉了起來。
舉辦展會 加強“青島農品”影響力
在政府引導下,青島市把豐收節慶活動和各項展會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在第三屆中國(山東)農業創富大會暨2020鄉村振興青島峰會舉行,50家企業帶著百余種特色農產品集體亮相。第34屆中國大澤山葡萄節也吸引了眾多人前來。在品牌經濟帶動下,大澤山葡萄年產量5000萬公斤,為種植戶年增收7億余元。不少人年慕名驅車或者跟團從各地來大澤山一嘗美味,批量購買帶回家。隨著產業的壯大和發展,大澤山已經成為中國葡萄研發的“硅谷”,約有5億多株葡萄苗木走向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帶動葡萄基地建設100多萬畝。
最近兩天,在青島李滄萬達,由青島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2020“青島農品”產銷對接活動也讓市民們分外興奮。政府把關的優質農產品來到了市民家門前,產品涵蓋青島知名瓜果蔬菜、米面糧油。不少“青島大姨”們樂開了花,紛紛帶上“購物小推車”前來選購。
線下的展會不僅幫助農企農戶們拓展了現場的業務,還為他們帶來了線上的銷售模式,抖音直播達人和淘寶人氣主播現場為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推動品牌知名度,促進農產品線上銷售。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通過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品牌發展機制體制,打造青島農品的金字招牌,搭建品牌展銷、產銷對接的服務平臺,培育壯大品牌主體,培養了一批懂品牌、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產品出口貿易,擴大國內農產品內需,讓“內循環”和“雙循環”相互促進,為發展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高質量都市現代農業,為建設農業齊魯樣板打實了基礎。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高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