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項目頻落地,“老堿廠”轉型“科創區”
青島膠州灣科創新區啟動區加快建設,樓山創憶空間項目已完成主體封頂、青島智谷·粵浦科技創新中心項目一期計劃明年4月投入使用


■樓山創憶空間項目日前完成主體封頂。
“我們正快馬加鞭實施項目二次結構施工等環節,以確保項目如期投用?!睒巧絼搼浛臻g項目負責人霍亮介紹。承載著一代人記憶的青島堿業老廠區正加速褪去舊時模樣,以匹配其新身份——青島膠州灣科創新區啟動區。
在這里,樓山創憶空間項目已完成主體封頂、青島智谷·粵浦科技創新中心項目一期正加緊建設,它們都將成為這片區域突破發展的關鍵“點位”。
在樓山創憶空間項目現場,“喜封金頂”的字樣高高掛起。作為工業樓宇項目,這里一層層高達到7.9米,每棟單體都配有倉儲空間和工業載貨電梯等,可為30家至50家科創企業提供研發、生產等環節的空間載體。目前,已有8家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園區內注冊落地,注冊資本達1.5億元。
啟動區首個開工項目、青島智谷·粵浦科技創新中心一期計劃于明年4月投入使用。項目“邊建設邊招商”,已吸引近30家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領域企業入駐,將帶動區域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招商經理紀鵬表示,有信心“開業即滿員”。
昔日,堿廠等重工業企業搬遷,為盤活城市土地資源、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如今,占地面積約1.6平方公里的堿廠片區正在以“南城北產”的發展思路重塑,這里的“產”,是通過打造新載體,引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產業,以此創造就業崗位、集聚相關領域人才,從而“以產興城”。
值得一提的是,李滄區興城路街道正與當年在這個片區成長壯大、后搬遷至別處的企業積極對接,期待以新片區、新載體吸引企業“回家”——這并非傳統產業的回歸,而是彼此轉型升級后的“再牽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見習記者 竇衍鳳)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