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溫濕氧磁多維精準控制家用保鮮電器技術創新與產業化”:
攻克關鍵技術,引領冰箱行業向精準保鮮跨越

■海爾冰箱MSA控氧保鮮等技術,填補行業空白。
把一盒“嬌嫩”的三文魚放進冰箱,10天后再拿出來還是鮮嫩如初、入口即化,其顏色、營養、口感都和10天前相差無幾。這不是什么“離譜”的電視劇情節,而是科技改變生活的真實寫照。
翻開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由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牽頭、青島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溫濕氧磁多維精準控制家用保鮮電器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據悉,該項目解決了行業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家用保鮮電器的多維環境精準控制和系統集成應用,引領了行業向精準保鮮的代際跨越,夯實了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和話語權。
項目主要參與人員之一、海爾冰箱保鮮技術研發經理姜波介紹,隨著用戶需求和用戶生活習慣的改變,冰箱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存儲工具,而是要提供健康、安全、合理的食品存儲功能,滿足人民對食品素材多樣化存儲的需求。
近年來,該項目突破了MSA控氧保鮮、磁控冷鮮、干濕分儲、紅外恒溫制冷四項關鍵技術,完成了家庭儲鮮的升級。經院士等專家團隊鑒定,該四項技術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MSA控氧保鮮、磁控冷鮮兩項技術系全球行業首創,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
MSA控氧保鮮科技是項目組用3年時間,經過近3000種嘗試、50000多次試驗、15次改進和2000余種食材的檢驗而研發出的技術。該技術可以有效抑制細胞的呼吸作用,從而實現食品保鮮效果較普通冰箱延長8倍。
在磁控冷鮮技術的支持下,海爾冰箱通過恒定均勻磁場,使大水分子團分解為小分子團,從而防止了食物存儲過程中的冰晶生成,保持食物細胞完整。在干濕分儲技術的支持下,含水量豐富的水果、蔬菜等食材,可以放在濕度為90%-95%的區域內存儲,最大程度“補水”保鮮,延長保存期限;枸杞等“干貨”食物,則可以在濕度45%的區域內找到“歸宿”,實現存儲9個月依舊干燥。
值得一提的是,以該項目成果為基礎,海爾冰箱還主導制定了全球首個IEC冰箱保鮮國際標準,目前已經被20多個國家轉化采納,引領了全球冰箱產業技術升級,增強了中國品牌的國際話語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