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向“新”
緊跟城市發展脈搏,全力推進科技創新、項目上新、產業煥新
一家企業的向“新”能給一座城市帶來怎樣的影響?
啤酒釀造,本是一個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產業。但在青島啤酒的努力下,這個傳統優勢產業正在發生諸多變化——釀酒行業唯一四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煥新的科技研發中心,使青島成為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啤酒基礎研究“策源地”;越來越多百萬千升“超級工廠”拔地而起,構筑更高能級的啤酒產業集群;從青島擴展到全國的TSINGTAO1903青島啤酒吧等新業態,更是打造了獨有的啤酒主題文旅生態圈,以啤酒活力激活城市記憶,也重構了啤酒產業的定義。
“傳統”與“新興”并非割裂關系,兩者在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擁有121年歷史的青島啤酒,在向“新”而行中迸發出無限的創造力,以科技創新、項目上新、產業煥新,緊跟著城市發展的脈搏,實現著對行業的持續領跑。
科技創新,發展動能更澎湃
6月24日,青島啤酒因破解食品生物制造“芯片”密碼,第四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展現了在菌種高效選育技術和產業化應用上的國際領先實力。
從幾年研發一款新產品,到一年研發10到20款新產品,青島啤酒響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速度不斷加快,其背后的根本動力是科技創新。
前不久,青島啤酒發布奧古特A系列新品,精準匹配聚會、個性即飲等消費場景,展現了在引領行業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近年來,青島啤酒新產品的上市數量、銷售收入和市場占有率均居行業首位,白啤、皮爾森、IPA、無醇啤酒等新品類引領市場需求,持續為消費者創造美好生活。
這些突破離不開高能級創新平臺支撐。青島啤酒依托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形成了以4項國家獎為代表的6大類核心技術、100多項外圍技術,起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發明專利、SCI論文數量均居行業首位和國際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青島啤酒以前瞻的目光、廣闊的視野在產業前沿不斷探索,為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青島啤酒的酵母精準高效選育技術首次破解中國工業拉格酵母生物學信息,打破中國啤酒行業酵母應用長期停滯于5-7代的局限性。青島啤酒最先在國內培育種植啤酒花,改變了啤酒花依賴進口的局面,推動甘肅和新疆啤酒花產業的規模化、現代化發展。在低碳釀造領域,青島啤酒形成了10項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產業化,推動原料、包材、裝備等行業的技術革新,帶動行業綜合能耗降低30%以上。
身為“鏈主”企業的青島啤酒還加快新興技術與傳統制造滲透融合,以全球首家啤酒飲料行業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為食品飲料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探路。
原先,掌控啤酒生產數據是一件“苦差事”,工人要在車間、倉庫里拿著報表、計算器來回跑,每天走上幾萬步是常有的事;隨著ERP、WMS、TMS等系統的引入,工人隨時把控每一瓶酒的實時狀態,猶如裝上“千里眼”“順風耳”。一項數據可以印證數智化轉型的澎湃動能:近年來青島啤酒的產品品種增長了數十倍,但在如此繁重的生產任務之下,管理效率反而提升了2倍,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項目上新,構筑發展新優勢
最近一段時期,青島啤酒開建的項目數量之多、投資之大、業態之新,為近年來所罕見。
具有全球一流水平的青島啤酒科技研發中心項目、120萬千升智慧產業園擴建項目、100萬千升高端特色啤酒生產基地項目、25萬噸高端麥芽原料基地擴建項目、100萬千升純生擴建項目……仔細梳理青島啤酒一系列大動作,既有著眼于基礎研究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也有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超級工廠”,還有創造新消費體驗的示范場景,皆體現了“新”之所向。
特別是年產百萬千升的“超級工廠”,正在成為支撐青島啤酒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這些“超級工廠”不是產能的簡單疊加,其特點包括超大的體量、先進的工藝和技術、數字化智能化管理以及綠色低碳模式,標志著青島啤酒開始推廣復制代表頂級智能制造能力的“燈塔工廠”經驗,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過去,啤酒行業基于運輸經濟性等考慮,往往在全國各地分散布局,年產5萬千升、10萬千升的中小型工廠并不鮮見。如今,在市場高端化、多元化、個性化升級的邏輯下,以青島啤酒為代表的行業龍頭圍繞基地市場布局“超級工廠”,以先進產能促產業升級。
以在嶗山區啟動實施的青島啤酒年產100萬千升高端特色啤酒生產基地項目為例,項目集高端特色啤酒、時尚酒吧、文化旅游等多業態集聚發展于一體,建設一座全球一流水平的“啤酒+”產業生態新樣板未來工廠,生產青島啤酒各類高端特色產品,加速邁向價值鏈高端。
“鏈主”企業的大規模投資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影響不只在于項目本身,還有各種資源要素的整合,促進和帶動產業集群整體躍升,助力“中國啤酒之都”在全球彰顯特色。
借助青島啤酒一系列標桿項目,青島不僅在產業規模上沖向全球啤酒第一城,在產業生態上也日益完備,覆蓋上游的原料制備、包裝材料,中間的啤酒釀造以及下游的流通銷售和廢酵母深加工等環節,集聚更多制瓶、包裝、物流等產業鏈配套企業,打造一支產業“聯合艦隊”。
產業煥新,做“靚”城市金名片
“青島有兩種泡沫,一種是大海的泡沫,一種是啤酒的泡沫”。啤酒是青島最具知名度的城市IP之一,也是傳統優勢產業的代表。
如何放大“中國啤酒之都”特色優勢?在青島啤酒看來,這意味著主動轉變自身的角色,從為制造而造到為服務而造。
緊跟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青島啤酒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將啤酒產業與城市文旅有機融合,開發博物館、酒吧、酒店、民宿、文旅綜合體、面包坊等新業態,以個性化、體驗式的創意消費場景“圈粉”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群體。
洞察“體育大年”的消費場景,青島啤酒開展“為熱愛 共上場”主題活動,特別推出青島純生XSMILEY快樂運動罐系列產品,首創六邊形挑戰新場景,點燃全民運動季;在全國15城的60場沉浸式足球觀賽派對,讓消費者從“看客”到“主角”,感受與眾不同的第二現場;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的第八個中國品牌日活動中,青島啤酒精品原漿、水晶純生等生鮮啤酒走上展臺C位;青島啤酒博物館、遍布全國的200多家時尚酒吧以及青島啤酒節等新業態,更是以其沉浸式場景體驗成為時尚消費打卡地……
青島啤酒始于啤酒,卻不止于生產啤酒。這家百年企業圍繞主業多線發力,朝著集快樂、健康和時尚三大板塊及智慧供應鏈于一體的平臺型、生態型企業進發,開啟更多的增長曲線。
青島啤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入選青島市現代服務業首批“鏈主”企業,探索“啤酒+文旅商娛”增長模式,有力推動消費擴容提質。青島啤酒優家健康飲品有限公司借助青啤品牌優勢和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不斷擴張以“蘇打水+礦泉水+健康飲料”系列產品為主的健康時尚飲品版圖。青島智鏈順達科技有限公司則圍繞啤酒飲料快消品生態,打造端到端一體化、數字化供應鏈,入選青島市第四批市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單位。
創新為帆,勇立前沿。一個更好的青啤在與城市的“雙向奔赴”中邁向新征程。
記者手記
青島啤酒第四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再次證明了唯有下好科技創新的“先手棋”,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正如經濟學家熊彼特所說,創新就是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中去。在各類創新活力和潛力的激發下,在科技研發、數字釀造、低碳釀造、低溫保鮮等新技術助推下,啤酒這一傳統優勢產業正在快速蛻變,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從過去市場上只有寥寥幾個啤酒品類,到如今個性化產品百花齊放,甚至被稱為以往釀酒師才能喝到的原漿啤酒都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樣的變化來自全鏈條的創新。
作為行業唯一四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釀酒企業,青島啤酒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前沿領域的探索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推動食品飲料產業集群發展,賦能釀酒、調味品、發酵乳等更多行業。
青島啤酒的創新實踐既樹立了自身的行業地位,也為城市構筑發展新優勢,讓啤酒這一城市超級IP更加閃亮。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剛剛發布的《中國城市國際形象評估報告》顯示,北京、上海、重慶、青島等14座城市脫穎而出,共同組成了中國城市國際形象的“先鋒隊”。這與青島啤酒近年來憑借產品創新與場景創新破圈“出海”,不斷提升城市知名度緊密相關,成為“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加了解青島”的成功典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