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9日訊 “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題宣傳活動“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經驗交流會今天在北京舉行,會議揭曉了2019年度“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推選宣傳展示活動系列獎項。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虎成榮獲“我的公交我的城”突出貢獻個人,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6路線躋身全國20條“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行列,青島真情巴士集團作為全國5家企業之一榮獲公共交通創新突破企業榮譽稱號。
“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題宣傳活動由交通運輸部主辦、中國交通報社承辦。其中,“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推選宣傳展示活動于今年3月份啟動,全國共100余家公交、運輸企業、130多條線路參與評選,經過初選展示、實地走訪調研等環節,6路線脫穎而出,并在此次會議上向全國同行做了經驗分享。
6路線是青島沿海開行的第一條公交線路,最早發端歷史可追溯到1933年。6路線所在的武昌路停車場,目前配備了24個充電樁、30把充電槍,每天最多能夠滿足120輛公交車的充電需求。2019年12月,武昌路停車場建成青島首個光伏發電站,首次引入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技術,在充電設備的防雨棚上方安裝了太陽能發電電池板,規模達1000平方米,年平均發電量約為10.64萬千瓦時,能夠滿足3到5部純電動公交車的用電需求,若按工業電價每度1元計算,每年能夠節約電費10.64萬元,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今年7月,場站還上線“暖行安全叮囑系統”,崗前叮囑融入溫情元素,實現了安全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
青島真情巴士公交車保有量1432輛,其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占公交車總數的92.9%,相比傳統柴油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萬噸,真正做到了讓市民出行更“綠色”。今年年底前,真情巴士將開通氫能源公交線路。
作為國內少有的擁有科技公司的公交企業,真情巴士在智慧公交領域不斷探索。2016年,真情巴士開始自主構架、頂層設計“車智網”智慧公交平臺,經過4年的不斷打磨,該平臺已成熟應用。目前集成了血壓酒精檢測、一鍵報警、疲勞駕駛監測、8路視頻監控、防碰撞預警、車危儀、陀螺儀、360度全景環視和電子后視鏡等先進設備,實現整車外部設備、主要板塊、軟件系統的遠程可視化監控、設置和升級,實現人與人、人與車、車與路的信息交互,科技手段進行技防安防,保障群眾安全出行。
依托“車智網”智慧公交管理平臺,真情巴士參與編寫、發布了6項智能交通產業聯盟標準,入選山東省數字地圖公交行業唯一案例。北京、深圳等260余家公交同行、科研院所、高校專家、交通主管單位等前來考察、借鑒應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衣彥飛 賈佑玲)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