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除一身“班味兒”?下班以后除了躺在床上玩手機還能干點啥?當代年輕人傾向于用新鮮、專注、不設限的活動對抗“精神疲憊”和生活壓力,而島城青年們青睞的“下班新生活”,正以夜校為載體火熱興起。在“8小時”之外的時間里,他們拼命吸納著不同領域的知識,掌握了“N”技之長,甚至破除失業焦慮找到新工作。夜校正以一種正能量的方式,改變著年輕人的生活。近日,記者走進市南區的夜校,在組織者、教師和學員中,探尋夜校持續火熱的原因。

課程很新潮 學技又學藝
“沒想到能在‘官方’組織的課程中聽到這么新潮的內容,讓我對AI的了解更立體、更全面了。”“之前沒報上名,今天只好過來蹭課,站著聽我也愿意,感覺回到了大學時代。”……7月26日下午,由市南區總工會、市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主辦,青島新100創意文化產業園承辦的市南區“惠工夜校”啟動儀式暨首期培訓班在新100創意文化產業園舉行。緊接著,“惠工夜校”第一期培訓班正式開課,到場的學員遠超預計人數,走廊里也有許多“蹭課”的學員。青島市創業帶頭人、知名AI創業導師孫玉鵬以《AI賦能創業與就業》為題,講授如何利用AI技術提升內容創作、分發和變現能力,帶領大家探討AI工具的應用方法,優化運營策略,實現長期穩定的變現目標。“聽完今天的課程,我受益匪淺。市南區能開辦‘惠工夜校’,我感到非常驚喜。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條學習途徑,更是一個寶貴的成長機遇,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機會接觸到最新的知識和技術,尤其是AI在新媒體領域的應用,這無疑將大大提升我的職場競爭力。”職工王靜靜高興地表示。
“惠工夜校”啟動儀式上,孫玉鵬做了課程體系介紹并發布了課程備選資源庫,涵蓋創業就業、生活技能、個人成長等多門類30種課程,能滿足廣大職工學技、學藝、社交等多元需求。

“前期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有許多在職人員有十分強烈的技能學習需求,第一堂課的火爆程度也說明了這一點。同時,許多人都有失業焦慮和生活壓力。而夜校教育模式更接近于一種生活方式,更貼近年輕人的愛好,既有自我提升功能,也有休閑娛樂和擴大社交的屬性。我們將秉承‘服務第一,質量至上’的原則,充分發揮園區優勢,攜手各領域專家團隊和行業大咖,共同研發內容貼近實際、貼近職工需求、緊跟時代步伐的豐富多彩的課程體系,增強夜校的吸引力,努力把夜校打造成職工學習的樂園。”青島新100創意文化產業園工會聯合會主席萬國琤說。
當晚7時記者看到,“惠工夜校”培訓班的教室里座無虛席,由新媒體運營專家楊閃老師主講的《AI打爆小紅書》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參與。楊閃深入淺出地講授著如何運用人工智能在小紅書平臺快速積累粉絲、生產爆款內容,并結合鮮活的案例分析,幫助學員更直觀地理解AI如何賦能內容創作者,提升內容產出質量和效率,進而獲得更高的用戶黏性和商業價值。
大咖來講課 名額很搶手
“開辦‘惠工夜校’是新時代工會助力構建方式更加靈活、資源更加豐富、學習更加便捷的終身學習體系的創新之舉,也是深化職工教育培訓、提高職工生活品質的務實之舉。夜校應職工需求而生,目的是通過整合轄區陣地、資源、人才優勢,為職工群眾搭建一個靈活、集約、便捷的高質量學習平臺,滿足職工8小時之外的技能提升、素養提高、交友聯誼等需求,促進職工個人成長,助力企業發展。”市南區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張瑞琴說,“為確保授課效果,我們還為學員配發了專門印制的手提袋,里面裝有《市南區“惠工夜校”宣傳手冊》、同步學習資料、筆記本、飲用水等。參訓學員告訴我們,實用的授課內容和貼心的小細節讓他們感覺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前來聽課的職工孫余睿表示,“‘惠工夜校’是由官方組織的,授課老師大多是專家或行業內的大咖。每次在公眾號上一發布課程信息,我都會盡快搶課,唯一擔心的是課程太火爆,可能搶不到。”
張瑞琴告訴記者,下一步,市南區總工會將加強部門聯動,加強資源統籌,加強需求調研,不斷豐富課程體系,創新服務方式,努力把“惠工夜校”打造成為職工賦能的工字號品牌。同時,將靈活調整教學方式和地點,將課堂延伸到“惠工家”、工友創業園、樓宇企業、街道社區等陣地,形成“夜校+培訓機構”“夜校+惠工家”“夜校+工友創業園”等模式,通過開展更多有針對性、富有成效的培訓、互動,努力把夜校打造成為組織職工、凝聚職工、服務職工的“聚能環”。

講述 /學到新技能 找到新工作
今年3月15日,記者曾來到位于德縣路3號的總督府林咖啡,體驗時下流行的夜校美妝課程。總督府林咖啡主理人齊林杰告訴記者,“夜校形式的課堂讓人沒有抵觸心理。平時很多學員天天坐辦公室,基本沒有交新朋友的機會,夜校讓大家擁有了新的社交方式。而且夜校的課堂上大家都比較隨性,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提問,所以上課效率特別高。”齊林杰說,“咖啡館是一個有非常多可能性的場所,我就想借助這個場地辦一所‘純粹’的夜校。”
“我們做過問卷調查,詢問年輕人更希望夜校老師是學院派、以理論為主的,還是來自于一線、更有實踐經驗的。因為很多學員都是剛畢業踏上社會,他們覺得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需要一個過程,建議找一線的老師來教授‘干貨’。所以我們開設了咖啡、新媒體、美妝、手工、調酒、書法等課程,所有的老師都是從業者,他們把自己的真實經驗分享出來,甚至包括踩過的坑、走過的彎路等。”齊林杰說。
近日再訪林咖夜校,齊林杰告訴記者,如今林咖夜校有20多個校區、50多種課程,學員數一直在增長,很多學員已經通過上夜校實現再就業。齊林杰告訴記者,24歲的夜校學員小李所在的勞務公司因運營不佳倒閉了,后來她到林咖夜校學完了夜校的基礎美妝課程和進階課程,老師都覺得她十分有天賦,技能水平也越來越高。“目前這位學員已經是我們林咖旅拍項目的化妝師了,她覺得這份工作十分接近于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既能享受創造美的成就感,又有更多的個人空間,還能一邊工作一邊進步。她現在每天都很開心,而且客戶也都夸她的化妝水平高超。此外,還有許多自媒體班、攝影班等班級的學員,也都憑借在夜校學到的技能找到了工作。”齊林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