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2日訊 母親推著生病的兒子乘車不便,細心的駕駛員幫忙將輪椅抬上車。6年前的這次偶遇,讓青島真情巴士駕駛員盧振華和這對母子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得知了這對母子的遭遇后,盧振華的同事于義睦發(fā)起倡議,大家跟她們結(jié)成了愛心幫扶對子,從幫搬輪椅上車到日常生活照顧,這一幫就是6年。11月21日和22日,中央電視臺多個欄目對這個溫暖人心的故事進行了報道。
從幫抬輪椅上車到關(guān)愛母子生活,一幫就是6年
2014年10月1日,貫穿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東西的重要交通紐帶快線K1路正式開通。上崗第四天,盧振華正在始發(fā)站珠山路等候發(fā)車,準備執(zhí)行從珠山路發(fā)往安子公交樞紐站的營運任務(wù)。一位中年婦女用輪椅推著一位大約六七歲的男孩朝公交車方向走來,熱心腸的盧振華見狀趕緊下車將行動不便的孩子抱上車,并及時將輪椅拿上車。
次日,盧振華再次碰到這對母子,他立刻上前將孩子抱上了車。孩子的媽媽被盧振華的熱心所感動,就將孩子的情況如實相告。原來,孩子名叫赫赫,“孩子出生的時候重度窒息導致腦損傷,不會站立行走、說話,天天要去市區(qū)做康復訓練。”赫赫的母親張女士告訴盧振華,赫赫的爸爸要上班,平時主要是自己帶著兒子乘坐K1路再轉(zhuǎn)乘隧道巴士抵達市區(qū)。赫赫媽媽為了照顧赫赫,沒有工作,全職在家照顧孩子,一家子全靠著孩子父親綿薄收入維持基本生活。
聽了赫赫媽媽的講述,盧振華既難過又心疼,想要幫助這個孩子。班后,盧振華立刻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師傅—義睦勞模工作室的創(chuàng)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于義睦師傅。在于義睦的號召下,義睦服務(wù)工作室薛明敬、張紅娥等成員都加入了幫助赫赫的行列,不僅在他們乘車時給予照顧,還定期到家里探望赫赫,帶著他出門游玩。慢慢地,K1線路的50多名駕駛員都認識了赫赫母子。
6年間,大家將這份關(guān)愛從公交車上延續(xù)到赫赫的生活中。于義睦主要負責學習,幫孩子買書買玩具、盧振華主要負責生活,幫孩子買衣服買鞋。于是各種學習文具、生活用品隔三差五的就送到離珠山路始發(fā)站不遠的赫赫家里。孩子過生日、兒童節(jié)、春節(jié)等等假日更是從不缺席。在師傅們的熱心陪伴下,赫赫從不會說話,到現(xiàn)在能斷斷續(xù)續(xù)說出“爸……爸,你……好”等簡單的問候語,從不會走路到現(xiàn)在可以自己步行幾十米。雖然步履蹣跚,說話斷斷續(xù)續(xù),但這幾十步、幾個字的進步讓師傅們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為了表達對公交師傅們的感謝,赫赫和媽媽用手機制作了“謝謝您·好人”電子相冊。赫赫時常為于義睦、盧振華發(fā)來“于爸爸,注意身體”“盧爸爸,你開車要注意安全”等這樣的暖心微信。
“真情巴士見真情 用心服務(wù)暖人心”!央視兩次報道這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11月2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24小時》欄目用10分鐘的時間為這個溫暖人心的故事點贊。欄目以“真情巴士見真情”為標題,詳細講述了他們六年幫助特殊兒童事跡。
在節(jié)目中,主持人這樣說道:“兩位平凡的公交司機在日常忙碌的奔波當中看到了這樣一對求醫(yī)母子的不易,于是就主動伸出援手,而這一背就是6年,這6年的堅持,從兩個人的善舉到一個車隊的接力,他們背著一個病童的身影,走著走著就變成了一直浩浩蕩蕩的隊伍,兩位司機他們的善行帶動的不光是這50多個司機,其實通過這一車車的乘客,他們的真情和善行也向這座城市更多的人去擴散。公交車既是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城市文明的流動窗口。滿載著善意和愛心的真情巴士在溫暖這對母子的同時,也是像剛才所說在K1路的每一位乘客也都感受到了這份真情,隨著滾滾向前的車輪,也將人間真情傳遞到了大街小巷,這輛真情巴士名副其實!”
當晚,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白巖松在主持《新聞周刊》時對兩位司機的助人事跡點贊。
11月22日,CCTV13《朝聞天下》再次用7分多的時長刊發(fā)了該事跡,主持人用“真情巴士見真情 用心服務(wù)暖人心”做了評論。
類似故事不勝枚舉,真情巴士榮膺“全國文明單位”
類似的故事,在真情巴士不勝枚舉。多年來,真情巴士集團以“德立道 善行遠”為企業(yè)核心價值觀,向全體職工發(fā)出“日行一善”的工作號召,發(fā)起成立“崇德尚善基金”,支持職工“做好人、行善舉”,1400多名職工自愿注冊成為志愿者21支志愿服務(wù)團隊,形成“聚真情志愿服務(wù)聯(lián)盟”。長期開展扶危濟困、尊老愛幼、交通疏導、義務(wù)獻血、環(huán)境保護等社會公益活動,目前累計結(jié)對幫扶的孤寡、失獨老人和困難家庭有100余位(個),長期對接的敬老院等社會福利機構(gòu)有7個;幫扶困難兒童44位、殘疾兒童4位、春蕾女童85位;常設(shè)愛心護學志愿服務(wù)點5處,堅持14年為崇明島路小學、黃浦江路小學護學,堅持6年為第二實驗小學護學。“聚真情志愿服務(wù)聯(lián)盟”被授予全國學雷鋒最佳志愿服務(wù)組織。
現(xiàn)在,真情巴士集團已基本形成以同事圈、親屬圈、朋友圈、居住圈為紐帶,各類先進典型抱團扎堆、比學趕超的好人共生效應(yīng),每年產(chǎn)生好人好事近2萬件次。僅2019年拾到現(xiàn)金17.7萬余元,送乘客就醫(yī)28人次,救火22起,幫助走失老人小孩30余人,收到表揚錦旗102面,表揚信47封,表揚電話2920個。自西海岸新區(qū)2012年啟動評選年度“十件文明好事”“十佳道德模范”活動以來,真情巴士職工連續(xù)八年獲評“雙十佳”。以真情巴士好人好事改編全國首部公交行業(yè)公益話劇《好人共生》,多次巡演獲得一致好評。真情巴士集體也被省交通廳評為2019山東省感動交通年度人物。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青島真情巴士集團有限公司獲評“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賈佑玲)
責任編輯: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