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風里,青島的氣溫越來越低,人們把手縮進袖子,把臉藏進圍巾。然而在這個冬日,又分明有一股熱流涌動,它來自善良人的心間,源于愛與責任。
這兩天,接連有青島好司機上了央視。
一位是青島真情巴士K1路公交車司機于義睦。在央視的畫面中,于師傅把一名因患腦癱而無法行動的男孩赫赫抱下了公交車。這一畫面背后的故事是,赫赫的母親每天都帶著他坐公交車去醫院做康復治療。因孩子行動不便,又要隨身攜帶輪椅,母子倆上下車非常不便。而這時,就出現了公交車司機背他上下車的暖心一幕。

于師傅
事實上,這樣做的公交司機并非于師傅一個人,還有盧振華等幾位司機師傅,這是一個車隊的愛心傳遞。他們一起把這件好事堅持了6年。6年前赫赫才8歲,體重也就30多斤,一把就能抱起來,現在快100斤了,抱起來都有些吃力了。但是只要赫赫媽媽還繼續帶他去醫院做康復,只要還來坐K1路公交車,司機師傅們就會一直抱下去。
另一位是青島地鐵集團的小伙官明。近日,他在開車路上,遇到一位老人抱著滿臉血跡的孩子。原來,這個一歲左右的孩子被魚缸劃破了臉,身上也有不少傷口。考慮到孩子的傷情,去附近醫院路上的信號燈又挺多,他就先撥打了110。在110指揮中心的協調下,他打著雙閃連闖4個信號燈,原本20多分鐘的路程,僅用了不到8分鐘,就將孩子送到醫院急診部。直到孩子父母趕來,他才悄悄離開。

老人抱著孩子求救
像這樣的好人好事,青島其實有很多,以至于人們漸漸習以為常。當然,這種“習以為常”并非熟視無睹、缺乏感動,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于城市的信任,相信在這座城市總會遇見好人。就在前幾天,青島再次入圍“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今年7月,青島也入選了“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這些,都是非常直觀的體現。
于義睦、官明等人或許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分內之事”,然而,正因為他們對崗位的敬業、對責任的堅守、對愛心的執著,才最終轉化為感動人心、救人水火的義勇之舉。他們那一顆顆熾熱的心是愛的火把,為這座鋼筋水泥的城市增添了更多善意和溫情,給千千萬萬的市民平添了守望相助的踏實感。
這些故事的出現也并非偶然。“青島好人”的身后有著一整套正在運行的良性機制。無論從公交公司的鼎力相助,還是110指揮中心的全力配合中,都能彰顯出來。
對于好人,我們心懷敬意;對于城市,我們滿懷熱愛。這是我們的生活,這里是青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評論員 王學義)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