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9月27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艷做客民生在線,與網民在線交流。
民生觀察員:我市近年來持續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目前,企業和群眾在辦事方面有哪些便利?
張艷:近年來,我們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證照證明材料多頭提交、重復提交、攜帶不便等問題,大力建設“無證明城市”。截至目前,累計打造“無證明”應用場景110個,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減免提交紙質材料2800余萬份。今年以來,我們主要圍繞“免證辦”“亮證辦”“一次辦”“主動辦”等方面,推出了更多市民可感可知的應用場景。
“免證辦”方面,通過證照證明電子化和數據共享,推動實現材料精簡、環節壓縮、表格自動填、材料免提交。創新實施巡游出租汽車資質審批“三證聯辦”,通過電子證照證明共享、電子簽章等方式,將申請材料由20份減少到12份,辦理時限由1-3天壓縮至最快一小時內完成,目前已服務5000余家客運出租運輸企業。
“亮證辦”方面,持續拓展電子證照證明應用領域和范圍,實現實體證照免提交。人才服務領域,將“一碼通城”綜合服務平臺和“無證明城市”綜合支撐平臺打通,推動高層次人才綠卡上云,實現高層次人才亮“碼”即可享受30余項綠色通道服務。市民在辦理戶口遷移、港澳通行證等公安業務時,可直接出示電子身份證,無需攜帶實體證件。目前,公安窗口電子身份證日均應用近200次,并多次收到市民好評。
“一件事一次辦”方面,圍繞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推動出生醫學證明、身份證、營業執照等高頻電子證照應用,創新打造出生、教育、婚育、就醫等25項個人“一件事”,以及企業開辦、投資建設、企業變更等105項企業“一件事”。社保參保一件事,整合30余項服務事項,通過電子身份證、電子企業參保證明等電子證照證明應用、數據共享等方式,精簡辦事材料21份,辦理環節從43個減少至19個,整體辦理時限壓縮50%。
“主動辦”方面,我們建立健全證照證明數據供需對接機制和流程,推動部門業務數字化轉型,讓企業和群眾享受到無感服務、主動服務。目前,已實現審批領域電子證照“云提醒”服務,證照臨近到期時,將到期提醒和辦理手續等相關信息通過手機短信、網站彈窗等方式告知企業和群眾,變“被動辦理”為“主動服務”。目前,該服務已在市南、市北、嶗山等區(市)推廣使用,涉及交通運輸、教育體育、醫療衛生等19類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