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4日訊 在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的小批量生產車間里,孵化公司青島中科芯成照明技術有限公司成華團隊正在對功率為45瓦的激光照明產品進行測試。
中科芯成成立于今年五月,僅半年時間已經收到總額近百萬元的訂單,正在測試的就是將于近日首批交付的100臺激光照明產品。在堅持立足市場、自主創新的同時,企業迎來邁向產業化道路的“開門紅”。
填補空白 推動激光照明產品落地
說起照明產業,市場上普遍使用的還是LED產品,但在中科芯成總經理成華看來,激光照明產品更具優勢,是一片等待深耕的“藍海”。“LED照明的亮度、照射距離已經到達頂峰,技術上很難突破,激光照明作為新一代節能性照明方式,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成華介紹,激光照明不僅能增加投射距離,提高安全性,同時體積更小、結構更緊湊,所以在車用、船用等特殊照明場景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看準激光照明的發展前景,立足于自身團隊優勢,中科芯成攻克了激光照明關鍵技術,目前研發的激光照明產品涵15-960W等多款產品,體積更小,方便應用于更多場景,相比傳統照明產品更加節能,照射距離更遠,能夠實現超長光束距離和窄光束角度。
“從大功率到小功率,我們是全國第一家實現激光光源覆蓋全系列產品的公司,也是國內第一家在船用特種照明領域推動激光照明產品大批量使用的企業。” 成華介紹道。公司目前已經完成產品測試、調試、定型等工作,具備年產超10萬臺的生產能力。
立足市場 發揮新型研發機構優勢
11月18日,山東省科技廳公布了2020年度第一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名單,青島光電院成功入選。新備案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要在產學研合作、管理模式、投入機制、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等方面大膽創新,勇于突破科技發展的體制機制束縛,圍繞產業鏈和創新鏈,大力發展市場主導、要素聚合、人才云集、效能提升的新型研發機構。
“高新技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化是經濟增長的核心。我們從成立之初就開始探索和推進產業化發展進程。”青島光電院綜合處處長姜廣堯介紹。
目前,青青島光電院已形成研究院與企業高效融合的發展道路,采用市場化運作,增強科技成果與市場的結合度,實現從研發創新到產品再到市場的快速轉化,建立了一套從上游創新源頭到下游產業化的全產業鏈對接體系。這不僅提升了研發能力,更推動了技術價值轉移,對于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多點發力 走出創新型產業化道路
不僅是激光照明,由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研發的其他高科技產品也已經走出實驗室,快速轉化為先進生產力。
例如激光三維場景重建系統,該系統基于5G、互聯網,將大量數據與高品質影像相融合,利用后處理等技術手段,實現高效快速的3D實景建模。系統已應用于全國范圍內的數字景區、市政管線、古村落、古建筑等,并在城市污水井建設、道路、電力巡線等領域給與有效的技術支持。
接下來,青島光電院將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科技發展趨勢,繼續開展科技研發活動,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進一步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的同時加強高端人才集聚和培養。
青島高新區將以提升園區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著力引導科研院所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成果轉化能力,探索長效穩定的產學研結合機制,促進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臺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劉裕 丁秀卓 文/圖)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