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人:江英(化名)●性別:女 ●年齡:46歲

兒子金榜題目他卻只想離婚
今年夏天,兒子以優異成績考入重點大學,我心里特別高興,就想給他辦場升學宴慶祝一番,也想借此機會加深一下他們父子的關系。然而當把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林華時,他卻跟我說,找個時間我們把離婚手續辦了吧??吹嚼瞎^決的態度,我知道我們這個家真的是要散了。
有親友勸我告他重婚,說讓他凈身出戶,不能白白便宜了這個出軌的男人。對我來說,自從知道他家外有家,婚外生子,我心里就像堵著一團棉花,吐不出咽不下,不和他打一架,我如何能忍下這口氣,大不了魚死網破!我又沒有什么職務,沒有社會影響,我怕什么!
放下恩怨我準備迎接新生活
就在我想著如何報復林華的時候,兒子鄭重其事地和我談了一次。他說,媽媽,我知道這些年爸爸對不起你,可事情已然這樣了,咱們再鬧他也不可能回到這個家了,最終還是得我們母子過日子。既然結果都是如此,那我們大吵大鬧又有什么意義呢?只能是自己給自己添堵。
兒子又說,媽媽,如今我已經長大了,雖說你和爸爸沒有給我一個很好的家庭環境,但你們身上的優點我都繼承下來了。比如說,爸爸的博學多才,你的努力奮斗……這些年我們都成長了,成熟了,這難道不是這段生活賜給我們的禮物嗎?媽媽,你還年輕,還可以有新的選擇,放下舊的婚姻,你才能有新的幸福啊……
兒子的勸說讓我驚訝不已,他才剛剛19歲,就能把生活看得這樣明白透徹,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追求美好生活呢?在兒子的建議下,我和林華協議離婚,我得到了兒子的撫養權和大部分的財產。兒子開學時,我送他去學校,看到他堅實的背影,我的心里也有了一股力量…… (全文完)(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采訪手記:
這是一個跨越了20年的家庭故事,在眾多的離婚案例中,這對夫妻的矛盾與其他人有許多共性,但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共性是兩人的婚姻從一開始就存在著不合適的因素:江英是普通工人,而大學畢業的林華卻是工程師,從學識上兩人的差距就不是一點半點;在家境上,林華是遠離家鄉,缺少關懷,而江英家在本地,恰好能給林華缺失的家庭溫暖。就這樣,兩個本不合適的人走在了一起。婚后,為了自己能配得上林華,江英努力學習,辭職經商,以彌補兩人之間的差距,不想她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由于沒有和林華的心靈比翼齊飛,所以她還是遭遇了老公的背叛。
面對老公的移情別戀、家外成家,江英抗爭過、挽救過,但還是沒能挽回林華的心。俗話說得好:捆綁不成夫妻。江英和林華的婚姻,似乎可以因取長補短而獲得幸福,但關鍵是,此長真的可以彌補彼短嗎?剛剛參加工作時,單身的林華缺少情感的寄托,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還會覺得內心孤獨嗎?而江英再怎么努力打拼,能夠彌補缺失的高等教育嗎?這也是這對夫妻越走越遠的根本原因。
于江英而言,這場婚姻的確是失敗的,但它也給江英帶來了巨大的成功,這成功包括她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兒子,也包括她通過努力變成了更好的自己。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能認識到這些,懂得不屬于自己的就果斷放棄,糾纏不休只能是無益的消耗。能有這樣的成長,還怕未來的生活不光明燦爛嗎?(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慧/文 司海英/圖)
想知道其他的故事嗎?請關注下期的“故事連載”。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