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評論員 王學義
攔婚車強索紅包,讓人們深惡痛絕。山東棗莊近日出手了。棗莊滕州市公安局打掉了盤踞在當地強攔婚車索要錢財的犯罪團伙。目前,12名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如同網友所言,這樣的行動“大快人心”。親戚朋友攔住婚車討個好彩頭,確實是一些地方的風俗。然而,當攔車者變成陌生人,尤其是變成有組織的陌生人群,不給紅包不放行,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前一段時間,有視頻稱,在滕州市就出現了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盯緊了當地的知名酒店,發現婚車就去攔。視頻中稱,這些攔車者是有組織的。其中不光有老人,還有部分殘疾人等人員。這樣的一幕,讓人既氣憤又無奈。氣憤的是,為什么他們敢如此無法無天?無奈的是,喜事當前,你又能把他們怎么樣?于是,便導致了惡性循環,也引發了極大民憤。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不光滕州有。今年10月份,河南信陽潢川縣也曝出類似一幕。多個酒店和路口聚集了多名老人攔截婚車并索要紅包和煙。有婚車司機稱,最多一次有30來人攔截一個婚車車隊,還有老人專門看好日子前來攔截婚車。而當地派出所也表示確有此事。
當你結婚看日子的時候,攔婚車的人也在看日子。這真是一種莫名的諷刺。“攔婚車強索紅包”在多地上演,背后正是因為“沒人管”“管不了”。可是,真的管不了嗎?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顯然不是“習俗”乃至“惡俗”二字可以遮掩的,有的早已逾越了法律紅線。其一,擋婚車討喜錢,會造成交通混亂,交通擁堵,嚴重影響交通秩序,涉嫌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其二,強行討要喜錢已涉嫌違反了《治安處罰法》,嚴重者更涉嫌觸犯《刑法》中的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等條款。公安機關應及時介入,依法懲處。
有法可依,法定授權。對于攔婚車強索紅包這種亂象,“能不能管得了”顯然是個偽命題,考驗當地公安部門的決心。這一次,滕州警方表現出了決心,也拿出了行動。他們將當地強攔婚車索要錢財的一伙人依法定性為“犯罪團伙”,對12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這樣的行動是必要的,是對百姓負責,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最好體現。這樣的行動,值得更多地方學習借鑒。
責任編輯:王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