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1月25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蕩、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勞工市場也面對巨大壓力。特區政府預測全年經濟收縮6.1%。
她指出,提振經濟,創造就業,迫在眉睫。
林鄭月娥表示,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策略,本屆特區政府強調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竭力解決土地和人才兩大瓶頸、大力投資創科產業。與此同時,香港不斷聯系世界,尋找商機。在推動自由貿易和維持市場經濟的前提下,特區政府勇于擔當“促成者”和“推廣者”角色,與企業同行,開拓更大市場,并協助專業服務提供者走出香港。
林鄭月娥說,要為香港經濟重新出發注入動力,我們沒理由舍近圖遠。她指出,“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是一個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經濟體,在國家這個新發展格局下的發展機遇是明顯的。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可進一步強化在國際循環中的“中介人”角色;另一方面,可聚焦內地市場商機,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大灣區發展為切入點,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發揮好這一雙重角色將為香港經濟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久經考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動蕩的挑戰,香港自信地展現了金融系統的韌力和穩定性。聯系匯率制度一如既往運作良好。香港是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近年通過多項金融“互聯互通”的政策措施,既助力內地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又擴大了香港的金融業務。中央將繼續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機場管理局將按照原定目標,分別于2022年及2024年啟用第三條跑道及整個三跑道系統,并預計于2023年完成“高端物流中心”以及于2021至2027年分階段完成“航天城”發展項目。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