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6日訊 目前,我市已進入今年的供暖期。針對青島市秋冬季、特別是供暖期空氣污染相對較重,重污染天氣時有發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目前我市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將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強化環境綜合執法等14項工作作為防治重點,繼續堅持“每周通報排名、半月調度會議、全月對標考核”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新機制”,強化督導幫扶、壓力傳導和督查考核,確保全面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的攻堅戰。
今年年底,青島市要實現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目標任務,秋冬季空氣質量狀況至關重要。青島市已在全省率先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修訂工作,對45個行業的3600余家企業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差異化清單式“一廠一策”管理,為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奠定基礎。
開展績效分級,進一步落實差異化管控
近日,新修訂的《青島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正式印發并公布實施,將指導我市更加科學有效地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重污染天氣峰值,改善空氣質量。
實行重污染天氣應急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是實現科學管控的重要手段。青島市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差異化管控措施,對國家和省規定的重點行業工業企業,根據企業工藝裝備水平、污染治理技術、無組織管控措施、監測監控水平、排放限值、運輸方式等方面環保績效情況,進行等級評定,實行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在重污染天預警期間,環保績效水平先進的企業,可以減少或免除應急減排措施,這樣做既讓環保績效水平高的企業享受政策紅利,也讓持續提標改造的企業看到希望,從而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正向激勵,分類施治、科學管控,嚴防“一刀切”,推動行業治理水平整體升級,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青島市對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的39個重點行業企業全部開展績效分級,根據企業綜合績效先進水平由高到低劃分為ABCD不同等級,組織行業專家深入企業進行現場核查,對企業申報、報告編制、績效分級指標落實等方面進行技術幫扶;開展企業培訓,線上線下及時答疑解惑,指導企業合理確定管控類型,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減排措施。對國家、省未制定績效分級標準的工業企業,市應急指揮部結合實際,對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多、環境影響較大的礦山開采、其他建材行業、木材加工、石墨、塑料制品制造等行業和非燃氣工業鍋爐參照制定相應的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規范企業績效分級工作程序,確保績效分級結果公平、公正、公開。
突出重點,精準鎖定應急管控對象
保護公眾身體健康是重污染天氣應對的根本底線,減少污染物排放強度是根本途徑,編制科學有效的應急減排“三源清單”是首要任務,應急減排措施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可核實性是實現大氣環境質量好轉和“削峰降頻”的關鍵所在。
“三源清單”是指污染物排放量位居前列的工業源、移動源和揚塵源應急減排清單,是動態變化的數據清單,是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的重要抓手。青島市自2017年起持續開展大氣源清單和應急減排清單的研究工作。應急減排清單實施動態管理,實現全市應急減排清單實時動態更新,納入我市應急管控范疇的每個排放源都有準確的名稱、位置、經緯度等詳細信息,助力精準鎖定應急管控對象,為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提供準確“靶向”,是我市提升重污染天氣應對能力的強有力保障。

今年的工業源減排清單既確保了重點行業工業企業全部納入,也將非重點行業但屬于城市主要涉氣企業的納入管理,其他行業視情納入;干洗店、汽修廠、餐飲店等涉民生的生活源不納入應急減排清單,進一步降低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對市民正常生活的影響。

新修訂的應急預案,明確將“一廠一策”企業減排操作方案作為我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的組成部分,要求“一廠一策”要載明企業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涉氣產排污環節及污染物排放情況,并據此確定不同級別預警下的應急減排措施,明確具體的停限產生產裝置、工藝環節和各類關鍵性指標,做到企業應急減排措施“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精準實施應急減排措施。工業企業減排措施以停止排放污染物的生產線或主要產排污環節(設備)為主,在達到減排目標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應急響應對企業生產的影響。
保障民生需求,落實“六穩”“六保”
為保障正常民生需求和社會運行,青島市明確對涉及民生需求的工業企業、重點建設工程實行應急保障。對涉及居民供電、供暖、承擔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生產重大疫情防控物資等保民生企業,納入保障類企業管理,實施“以熱定產”或“以量定產”。其中,對承擔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企業,要統籌民生任務分配,嚴禁故意分散處置任務。對涉及外貿出口、戰略性產業、新興產業等工業企業,涉及教學用書印刷的企業以及民生需求的農藥、醫藥生產企業,可以納入保障類清單,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減排措施。對保障類企業從嚴把關,確保污染防治設施高效完善、環境管理規范、運行穩定且達標排放。保障類企業在預警期間僅準許從事特定保障任務的生產經營,若超出允許生產經營范圍,或未達到相關環保要求的,一經發現,立即移出保障類清單。

對重點保障性建設工程,需要納入保障類的,由省級相關主管部門確認后,在污染防治措施滿足揚塵管控要求的情況下,納入保障類減排清單,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減排措施,不采取全面停工、停產措施。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印發了《2020年度全省交通運輸重點建設工程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清單》,包含我市城市軌道交通在內的16個工程項目,這些工程項目在確保滿足揚塵管控要求的情況下,應急期間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減排措施。
此外,我市還將進一步提升重污染天氣監測預報能力,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將由未來3天提升到未來7天,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預測將由未來7天提升到未來10天,為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控提供更加有效的數據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