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6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西海岸新區獲悉,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堅持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服務實施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區域優勢,中德應用技術學校聚焦“中德合作引領、校企融合支撐、智慧教育保障,中高本一體化發展”目標,在職教模式改革、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積極探索,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德國專家在中德應用技術學校進行教學指導。
近日,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斯圖加特展覽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職業技術教育大會暨展覽會在青島召開。來自德國教育行政部門、行業協會與研究機構負責人,職業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高校教授和企業家代表等近3000人參加。
中德應用技術學校作為協辦單位,全方位參與各項會務,在世界職教舞臺展現職業教育風采。開幕式上,青島中德產教融合聯盟正式成立,秘書處設在中德應用技術學校。新的平臺將助力新區打造職業教育新高地,建成職業教育體系改革創新先行區。
新區中德應用技術學校作為唯一中職學校代表,在大會魯德產教融合發展國際論壇上作題為《持續高水平深層次中德職教合作,引領學校高質量內涵發展》主旨演講。展覽會上,中德應用技術學校設獨立展區,全面展示學校辦學情況、中德合作的三大平臺五大領域和七大實體項目,以及在職教高地上開展的新試點情況。
在職教高地建設中,早在2016年,青島市教育局與漢斯·賽德爾基金會簽約成立“青島——漢斯·賽德爾基金會職業能力發展中心”,便將中心辦公室設在中德應用技術學校。中心先后開展機電、養老護理等專題培訓32期,參訓教師達600余名,21位德國專家到校指導。
依托中德(青島)職教合作示范基地,青島市還在中德應用技術學校設立“德國專家(青島)流動工作站”。“在德國專家的指導下改造原有專業,重點培育智能制造專業群,創建兩個省級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在專業群建設中,借鑒德國經驗,實施‘1+1+N校企合作模式’,校企深度融合、協同育人。”中德應用技術學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時,使用德國考核評價機制和質量認證體系,引入德國職業教育課程,開展學習領域課程建設,支撐高技能人才培養。通過采取一系列舉措,近幾年中德應用技術學校取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獎11個,連續兩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
今年,中德應用技術學校與漢斯·賽德爾基金會簽署新一輪合作協議契機,將借機把部省職教高地建設的有關內容納入合作范疇。“學校將進一步用好中德(青島)職教合作示范基地‘德國專家(青島)流動工作站’,吸引更多德國專家來魯到青工作,服務職教高地建設。”中德應用技術學校相關負責人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