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及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的共同見證下,海信與國際足聯在上海共同官宣:海信集團成為2025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杯全球官方合作伙伴。這意味著繼歐洲杯和世界杯之后,海信在贊助全球頂級足球賽事上再次加碼。
賈少謙絲毫不回避此次贊助背后海信的野心。“世俱杯是世界頂級俱樂部之間的較量,是冠軍與冠軍的對話,是一流與一流的碰撞。這正和海信對冠軍精神的追求一致,也正和海信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成就世界一流品牌’的最新企業目標一致。”他說。
今年是海信創立55周年。55年來,海信從一家地方企業成長為一個員工超過10萬人、營收超過兩千億元的跨國企業集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海信在10月19日舉行的55周年慶典上鄭重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成就世界一流品牌”的更高目標,指明了海信未來發展的方向。
體育營銷再升級只是海信向“世界一流”進發的重要一步。在賈少謙看來,未來的海信只有一條路,就是發展、壯大、成功之路。要成為“世界一流”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作,但海信定了這樣的目標,就會不斷自我加壓、自我驅動,在技術和產業布局、自主品牌建設、公司治理等各個維度全面升級,加快實現這一目標。
堅定不移推進“高端化”
近年來,海信在全球市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海信品牌海外知名度已達54%,海信系電視出貨量穩居“世界第二”,海信產品在歐美等高端市場已經成為主流品牌之一。
但做世界一流的品牌,做世界一流的企業,需要下更多的功夫。“高端化是唯一出路。”在賈少謙看來,高端化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走向產業的高端,發展高端產業。
在產業高端方面,海信顯示產業通過長期技術攻關,ULED X技術平臺已經是世界級的行業天花板;激光顯示則是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可以與日韓、歐美PK的原創性技術,并且成為該領域全球專利第一的世界性引領者。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家電產品都在500美元以下的紅海市場拼殺。今年1至9月,在海外,海信電視售價1000美元以上產品銷售額同比提升83.8%;海信冰箱售價1000美元以上產品銷售額同比提升88.5%。海信激光電視更是沖破了5000美元這個關口,成為中國家電高端出海的一張名片。
與此同時,海信瞄準全球技術新趨勢,近年來加快布局半導體、智慧能源、汽車電子等產業,不斷“卡位”高科技新賽道。經過一代又一代海信人潛心布局,當前海信已經形成了智慧生活、智慧能源、半導體、汽車電子、網絡信息等產業集群。在海信55周年全球員工慶典現場,這些產業集群以巡游方陣的形式首次集中亮相。
通向高端的道路絕非坦途。海信要實現高端突圍,“創新”和“用戶”是兩個重要的關鍵詞。某種意義上,這是海信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技術立企”的“硬幣兩面”——實現技術創新與用戶價值的統一。
賈少謙說,在海信人所堅持不變的基礎和原則之中,創新始終放在第一位。“我們必須堅持專業主義、產品主義,筑牢技術的護城河,全方位提升企業的專業度,不斷向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高地沖鋒,向半導體、智慧能源等產業高地沖鋒,向產品營銷、品牌建設等專業高地沖鋒,搶占技術、產品和專業三大高地,形成企業面向未來的領先優勢。”
但同時,海信也始終牢記,技術和產品最終是為了服務用戶、為客戶創造價值。賈少謙表示,海信的一切戰略和經營工作,都必須圍繞著提升用戶價值和客戶價值開展,持續為他們提供極致的產品服務和消費體驗,同時兼顧產業生態價值和產業鏈價值。
叫響自主品牌
2004年,海信提出“大頭在海外”發展戰略,正式開啟全面全球化布局。回首過去二十年海信在海外的發展,自主品牌建設一直是一條主線。未來海信仍將不遺余力推進自主品牌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
“做品牌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但海信堅信品牌的引領力量,堅信品牌是企業的未來,堅信沒有品牌的國際化就沒有海信的國際化。”賈少謙反復強調這一點。
正是出于對自主品牌建設的堅定,才有了海信在體育營銷上的堅持投入。“體育營銷是個慢功夫,品牌建設也是慢功夫,短期看是投入,長期來看一定是劃算的。海信從2008年到現在,在體育營銷方面做了十幾年嘗試,表面上看是贊助了一個體育賽事,更重要的是把海信做品牌、做技術、做產品的長期主義貫穿到全球化的過程中,通過體育營銷的方式傳遞給全世界。”他說。
已經深耕體驗營銷17年的海信,還將在體育營銷上不斷升級。今年歐洲杯,海信從過去的廣告贊助升級為VAR(視頻助理裁判)技術合作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此次贊助世俱杯,海信進一步豐富了頂級賽事矩陣,與原有的賽事形成互補。
一方面,世俱杯填補了歐洲杯和世界杯之間缺乏全球頂級足球賽事的問題。另一方面,2025世俱杯在美國舉辦,對于海信加快在美洲市場布局將起到推動作用。
2023年,海信電視銷售量占有率在美國排名第三。今年1至9月,在美國、墨西哥,海信冰箱1000美元以上的銷售額同比提升300%以上。“相信隨著世俱杯的加持,我們在這些市場將會有更大的突破。”賈少謙說。
真正優秀的品牌,是能讓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的消費者都感受到溫度的。在打造全球化的自主品牌進程中,海信始終堅持本土化策略,通過本土研發、本土制造更好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需求。據介紹,海信已經在全球布局了36個工業園區和生產基地,設有30所研發機構、64個海外公司和辦事處,已初步形成了歐洲、美洲、東盟、中東非、亞太和中國區“5+1”區域中心研產銷一體化布局。
賈少謙介紹,未來,海信的全球化布局將持續加速。目前,海信正在尼日利亞、安哥拉、埃及、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非洲國家加速布局生產基地或合建工廠;在東盟,電視越南工廠已試產,白電泰國工廠正在規劃建設中。在巴西,海信已實現了電視和空調的本土化生產,將設立新的研發中心,進一步規劃本土制造布局。
持續激發“中國管理”活力
世界一流企業要有世界一流的企業文化和管理能力。
在賈少謙看來,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過程,既是中國產品、中國服務和商業模式走向全球的過程,也是中國企業、中國文化和中國管理走向世界并接受檢驗的過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以中國特色的管理,朝著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前進。”賈少謙說。
海信正是其中的一員。2018年開始,海信接連收購了東芝電視、歐洲gorenje和日本三電控股等三家歷史悠久且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東芝電視和gorenje分別在被海信收購15個月、18個月后扭虧為盈。在日本,東芝電視的銷量占有率從第4位躍升至第1位。日本三電自2021年5月被收購后,產品能力、經營指標也在不斷好轉,營收和簽單規模快速提升,有望今年扭虧為盈。在國內,乾照光電也在海信控股后首個年度實現扭虧為盈,今年8月底新并購的科林電氣和海信網絡能源一起組成海信的能源板塊,聚焦清潔能源、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在全球新能源市場打出獨特的競爭優勢與發展空間。
“基于中國文化的厚道和包容,海信已經通過成功的國內外資本并購、跨文化整合,證明了中國管理模式、文化在全世界范圍的有效性和先進性,奠定了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管理基礎。”談及未來,賈少謙表示,海信將持續以中國管理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對標學習世界先進企業的治理結構,不斷促進董事會的多元化,建立更加科學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大幅優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其中,數字化轉型將是海信不斷提升內部管理效率的重要發力點。“隨著業務多元化、全球化,企業的韌性、感知能力與管控協同能力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海信將通過全面數字化轉型,達成全球研發的協同共享、供應鏈的敏捷響應、全球運營的實時管控,讓全球海信人在數字世界里獲得 ‘天涯若比鄰’的體驗。”賈少謙說。
同時,海信將積極踐行ESG,以可持續發展理念引領未來發展。據介紹,海信將始終堅持以長期主義踐行ESG,并將其作為整個集團的“全面布局”和“全球行動”來開展。
“未來的海信只有一條路,就是發展、壯大、成功之路。也只有這條路,才能讓我們走向偉大,讓企業和品牌走向偉大。”最近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賈少謙語氣堅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