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1月28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黨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王建做客民生在線,與網民在線交流。
主持人:能否介紹一下金融區十年的發展情況,下一步如何發展?
王建:2014年,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同年青島金家嶺金融區成立。從獲批之日起,金家嶺金融區就承擔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核心區和主陣地的歷史使命。經過十年的發展,金融區已集聚金融和類金融企業約1400家,金融業增加值約占全市的20%、金融業稅收約占全市一半。十年來,持牌機構數量增長5倍,金融業增加值增長4倍,金融業稅收增長4.4倍,金融業能級躍升了一個大臺階,已成長為中國北方重要的金融聚集高地和經濟增長極。
具體來說,金融區形成了三大核心特色:一是財富管理特色。落戶光大理財、青銀理財、恒豐理財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產品規模超過1.7萬億元,已形成以銀行理財子公司為引領,銀行、證券、保險、期貨、信托、公募、私募等22類業態齊聚的多元化財富管理發展格局。二是創投風投示范特色。截至目前,已登記基金管理人117家、基金730只、規模875.13億元,全市占比分別為32%、29%、44%,各項指標均居全市首位。三是數字金融先行特色。集聚聯動優勢、閃收付等數字金融企業72家,開展國家金融科技應用等試點,掛牌成立央行支持的數字人民幣創新實驗室,數字人民幣試點走在全國前列。
十年奮斗,為金融區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下一步,金融區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提質進階,爭取邁上一個更高發展能級。
一是在推動金融業改革創新方面再求突破。在深化財富管理改革創新同時,搶抓歷史機遇,會同金融監管部門為下一個十年爭取國家新一輪的改革創新試點政策。在這方面,金融區前期已經會同金融監管部門進行了超前布局。在新的改革創新試點任務中,金融區要再次勇擔核心區使命,發揮先行引領作用,在機構聚集、業務創新、生態營造、對外交流等方面進行一系列試點示范,爭取再次取得經驗成果,為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試水趟路” 。
二是在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再建新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均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區下一步要圍繞做實五篇大文章,積極搭平臺、建生態,持續開展銀企對接、產融路演等活動,暢通資金供給渠道,進一步提升金融向實體經濟“輸血”能力,彰顯金融區的價值和功能性作用。
三是在推動財富管理助推共同富裕方面再有作為。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發揮金融區財富管理特色優勢,推動銀行理財子公司、消費金融、信托公司等業態做大做強,鼓勵金融機構著重開展普惠性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做大理財產品管理規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理財需要,為普通群眾財產保值增值提供更廣泛、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為助推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