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7日訊 在日前閉幕的第二十二屆高交會上,人工智能成為絕對“主角”。讓參觀者感受到人工智能賦能各行業的“威力”。近日,《青島市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到2025年,青島成為國內外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基礎型產業,更是城市競爭的焦點之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深圳在人工智能產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觀海新聞記者日前就深圳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進行了專門探訪。
落地應用各行業
“無需下地,坐等豐收。”高交會現場,青島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無人駕駛農業機器人引起關注,它依托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大數據等技術,通過多傳感器融合導航技術,解決無人車在農田非結構化路面下的精準定位與導航問題。人工智能充分賦能農業,讓農業變得更加“智慧”。

高交會上的無人駕駛農業機器人。
“人工智能是一種新的通用技術,橫跨整個經濟的多種用途,具有巨大的技術性互補和溢出效應,預計到2025年,企業對AI的采用率將達到86%。但目前人工智能落地應用于各個行業,挑戰依然巨大。”10月28日,由華為聯合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深圳拓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華為人工智能技術私享會”上,華為云AI開發者生態部部長陳亮分享時說。記者從私享會上獲悉,自去年開始,華為云便開始搭建生態伙伴體系2.0,賦能各行各業。目前,華為云EI已落地服務了包括城市交通、生產制造、醫療、家庭、物流、園區、汽車、互聯網等十余個行業領域,覆蓋合作伙伴的項目超過500個。

越疆科技CEO劉培超向記者介紹人工智能產品。
11月5日,記者走進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它依托機器人領域頂級專家團隊,致力于研發、生產集驅控一體化、機器視覺、力覺控制等AI技術于一體的輕量型全感知機器人產品。“我想要個蘋果。”隨著體驗者“一聲令下”,機器人開始“活動”,從裝有五六個橙子、蘋果的籃子里,精準地將蘋果“拿”起,并放置到一旁的盤子里,整個過程僅10多秒鐘。“這款無編程自學習全感知協作機器人融合語音+3D視覺+電子皮膚+無傳感器力觸的全感知智能控制系統,用戶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圖像訓練并結合智能語音引擎人機互動,對機器人下達指令,完成多品類相似水果目標的智能抓取。” 越疆科技CEO劉培超介紹,這個智能方案已廣泛用于奶茶、咖啡制作等智能餐飲和新零售領域。
集聚超千家企業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于近日發布,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2019年超過3萬件,比上年增長52.4%;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中的創新主體作用正在日益強化。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區域性引擎,人工智能企業總數占全國的83%。
今年8月,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發布《2020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在產業鏈分布方面,截至2020年6月,深圳市聚集了1053家的人工智能企業,位居全國第二。其中,有12%的企業布局在基礎層領域,重點聚焦在云計算領域,代表企業有騰訊、網心科技等;有26%的企業布局在技術層領域,重點聚焦在計算機視覺領域,代表企業包括云天勵飛、精銳視覺、極視角等;62%的企業布局在應用層領域,重點聚焦智能機器人等智能硬件產品、智能醫療、智能教育等垂直應用場景,代表企業有平安科技、優必選、大疆等。

越疆科技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產業創新資源方面,深圳市聚集了如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鵬城實驗室等10余家科研院所,深圳市人工智能功能平臺有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人工智能應用創新服務中心等。”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郎麗艷介紹說,另外,深圳市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布局,建設相關重點園區,培育若干產業集群,助推深圳成為人工智能創新和應用高地。目前,深圳已經建設了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南山機器人產業園、寶能產業園等多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集聚區。
形成服務型生態
人工智能的發展除了要有引領行業的先行者,還需要有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環境。
“深圳先后獲批創建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已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深圳市福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馮向陽表示,從政策優勢看,深圳5G、人工智能、網絡技術、生物醫藥等多行業快速發展。去年,,《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0年)》發布,提出到2023年,人工智能理論基礎取得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研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政府從多個方面保障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更好地發展與落地,“以福田區為例,在人才保障上,政府推出專項人才政策,為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持;在技術應用落地上,出臺‘福企’新十條以及‘1+9+N’政策,給予強力的直接支持;在空間保障上,對于人工智能企業給予5折房租優惠;另外,在融資保障方面也有相應政策。”馮向陽介紹。
而從服務角度看,深圳以為企業發展而服務的理念優化政府服務體系,構建商協會等社會組織、專業機構、服務型企業為節點和載體的服務生態,為AI產業創造了最好的條件和機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梁超 文/圖)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