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即墨區龍泉街道汪河水北村,村民薛增玉和她的老伴正在家里忙活著蒸花饃。走進門,一陣面香味撲鼻而來,剛出籠的花饃五顏六色,各種造型讓人目不暇接。


進入臘月,薛增玉夫婦就開始忙碌起來。巧手揉捏下,一個個普通的面團搖身變成一件件造型獨特的藝術品。伴隨著層層蒸汽,香噴噴、熱騰騰的花樣饅頭從蒸箱端出,年味兒好似更濃了。


“今天一上午,我就接到了來自周邊村莊顧客打來的10多個電話,有要預訂孩子百歲用的花樣饅頭的,還有要購買‘漁花’饅頭的。自從進了臘月門,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點,饅頭還是供不應求。”薛增玉笑呵呵地說。


在即墨地區,當地居民每年過年前有蒸年饃的習俗,為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增添濃濃年味,用以寄托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甜甜蜜蜜,生活蒸蒸日上。精美的花饃不僅象征著吉祥如意,也“蒸”出了人們滿滿的幸福感,寄寓著人們深厚而美好的情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