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1日4版
今年1月,青島日報刊發《繳納醫保費,得先交村里的衛生費?》反映村委收取醫保費時“捆綁”衛生費。現在又到醫保繳費時,不少村民再次反映此類問題——
反饋說“堅決杜絕”,收費時“捆綁照舊”
11月,農村又到2021年醫保費的繳納時間,平度市多個鄉鎮的多個村莊的村民向青島日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繳納醫保費依舊“捆綁”衛生費。
“前段時間,村里通知繳納醫保費,但同時要求繳納24元衛生費,否則不收取醫保費。我家門前的雜草從來不清理,不知收取的衛生費作何使用?”家住平度市李園街道辦事處段家疃村的村民段先生致電本報記者如是說。
1月14日,青島日報曾刊發過《繳納醫保費,得先交村里的衛生費?》報道,反映了2020年醫保費“捆綁”衛生費繳納的問題。對此,平度市反饋表示:“進一步制定完善村級工作規范,細化相關規章制度,堅決杜絕衛生費收取和惠民政策‘捆綁’掛鉤的現象。”
“堅決杜絕”后,這一現象緣何繼續發生?近日,記者驅車趕往段家疃村進行了實地探訪。進村后,記者看到村內的主路為硬化路,路面環境還算整潔,但沿主路進入農戶的門前街巷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個別住戶院墻外雜草枯黃東倒西歪,村子西北角一處長滿雜草的土坑邊堆放著村民隨手扔掉的生活垃圾。

李園街道段家疃村荒草叢生,無人管理。
“11月上旬,村里通知繳納2021年度醫保費,每人395元。我去繳費時,村委工作人員要求將衛生費一并繳納,否則不收取醫保費。”段先生見到記者后指著門前空地上的雜草說,“如果村里真能將衛生徹底搞好,我們一年也不差這24元。村里集中收取當天,我果斷選擇放棄繳納醫保費。后來,閨女悄悄給我繳納了衛生費,這才辦理了醫保費的繳納。”
記者在村里遇到村民李寧(化名),他不愿繳納衛生費,至今沒有繳上醫保費。“至少3年了,每年都是這樣‘捆綁’收取。”李寧說,“不繳納衛生費,種糧補貼也不能領取。”思量再三,李寧還是認為衛生費繳得“冤”,最后決定寧肯舍棄醫保費、種糧補貼也不繳納衛生費。

在舊店鎮小曲家埠村村民微信群內,村委工作人員聲稱,不繳納衛生費的村民,將從種糧補貼中扣除。
家住南村鎮石家南埠村的石先生同樣遇到了“捆綁”繳費的情況。據石先生介紹,目前只有他一人住在村里,妻子在城陽區為女兒看孩子。由于女兒和孩子的戶籍都在石家南埠村,村委要求他必須繳納四個人的衛生費。“妻子、女兒和孩子主要住在城陽區,繳納醫保費為何還要同時繳納衛生費?”石先生說,他對此質疑就撥打了市政務服務熱線,后與村委協商免去了女兒和孩子的衛生費,但自己和妻子的衛生費必須繳納。
平度市田莊鎮西官莊村東村民郝先生繳納醫保費時,則被“捆綁”了兩份衛生費。他家四口人長年不在本村居住,而是在鄰村做小買賣,從2014年開始,一家四口每年繳納醫保費時,需要繳納兩個村的衛生費。
記者采訪村民得知,多數村民選擇了二檔成年居民和少年兒童個人繳費,每年為395元,村里的衛生費多數為每年24元。“繳納醫保費就是為了防止身體出現意外,關鍵時候能幫大忙。即使‘捆綁’衛生費也得繳納,不過,繳得并不舒服。”一位大澤山鎮的村民告訴記者。
就醫保費“捆綁”衛生費的問題,記者致電平度市居民醫療保險中心,工作人員稱,中心只負責收取醫保費,而且醫保費是屬地管理,建議咨詢鎮街相關部門。
隨后,記者致電平度市李園街道勞動保障所,工作人員稱“只收取醫保費,不‘捆綁’其他費用。如果村里‘捆綁’收取是村里的問題。‘捆綁’肯定不應該,開會也強調過不允許‘捆綁’收費。”
記者以村民身份致電李園街道辦事處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村里要收衛生費,沒有辦法才這樣做。建議和村里好好協商一下。”當記者提出將這一問題反映至管區書記時,這位工作人員稱“管區書記沒有辦公電話,只有手機號,私人電話不對外提供。”
現在繳納醫保費可以通過網上直接繳納,為什么需要通過村委這道“關”?就此,記者致電平度市醫保局,工作人員稱:“村民可通過微信、銀行繳費和村委集中收費等方式繳納醫保費,通過微信搜索‘青島稅務’,然后點擊‘社保繳費’填寫信息。不過,無論通過哪種方式繳納醫保費,繳費前都要在戶籍所在地進行應收核定業務。”
這位工作人員就“應收核定業務”解釋說:“繳費先要在繳費系統內輸入個人信息。個人信息輸入由戶籍所在地工作人員填寫,村民是哪個村,就由哪個村的村委來輸入。如果沒有信息提前輸入,個人是無法進行繳費的。”
記者查閱平度市政府信箱看到,2018年至今的每年11月,均有市民咨詢醫保費“捆綁”衛生費一事。部門答復:目前平度市全部村莊均實行衛生保潔制度,由保潔員每天對村莊環境衛生進行清掃保潔。按照“一事一議”原則,村莊組織收取一定費用,專款用于村莊環境衛生保潔,支付保潔員工資等。部分鎮街則回復稱,衛生費和合作醫療費用收繳時間都在同一階段,村委為節約人力,就一起收取,并不存在不繳納衛生費就不收取合作醫療費的情況。
然而,在農民醫保費集中收繳期,相關投訴卻出現了“高峰”。記者查閱市政務服務熱線、觀海“直通12345”以及市區政府信箱發現,據不完全統計,11月,平度市農村有關收取醫保費“捆綁”衛生費的投訴近200條,涉及云山鎮、明村鎮、店子鎮、南村鎮、大澤山鎮等多個鄉鎮。(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記者點評
雷大雨小 難潤民心
“召開會議”“完善規范”“嚴禁‘捆綁’”……針對醫保費“捆綁”衛生費問題,整改反饋的表態可謂擲地有聲。然而,在新一輪費用繳納時,“捆綁”的投訴聲卻“濤聲依舊”。
每一位農民深知醫保費對個人、家庭的意義。采訪中,村民表示就算“捆綁”其他費用也要“忍下這口氣”繳納醫保費。然而,此類問題年復一年存在,相關部門的整改“空有雷聲”懸而不決,村民的心結經年累月也將越系越緊,不滿反彈必然會越來越強,這不僅會影響惠民政策的落地,而且會損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醫保費徹底“解綁”衛生費,才能解開村民心中的問題癥結。有整改的“雷聲”,更要有落地的“雨水”,這樣才能順民意、潤民心。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