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日訊 2019年9月5日,青島日報刊發《泄洪明渠咋成了”排污溝”》的報道,反映城陽區蔚藍群島泄洪內湖及附近流域水質變差的問題。一年過去了,記者再次來到這里回訪,看到的景象與之前迥然不同:這個曾經被眾多居民投訴的泄洪內湖,經過治理已經變成水清岸綠、魚群暢游的景觀河。

曝光臺版面
近日,記者來到城陽區空港工業園南側的蔚藍群島小區,藍天映襯下,兩岸柳樹隨風飄蕩,群樓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岸邊有不少居民在休閑散步,也有居民靜靜坐在湖邊垂釣。記者留意到,靠近岸邊的水面下有魚群游弋,間或還有鷺鳥和海鷗從水面略過,整個泄洪內湖儼然就是景觀區。

經過治理,水清岸綠的蔚藍群島泄洪內湖。

整治后的蔚藍群島泄洪內湖水質清澈。
如果將時間指針撥回到一年以前,如今的這個景觀湖區,經常因水質問題屢遭居民詬?。盒^泄洪內湖湖水呈現草綠色,4條排水暗渠中,一個被沙包封堵,另有兩個暗渠被塑料屏風遮??;上游明渠中存留各種漂浮物,有的明渠則被綠色浮萍覆蓋,水面散發著臭味。

2019年9月,通往泄洪內湖的排水口遮擋著塑料屏風。
報道刊發后,城陽區相關部門現場核實,查明水質情況和存在問題,改善泄洪明渠水質。城陽區政府責成相關部門制定了多項措施,改善水質。

治理后的泄洪內湖排水口恢復原貌,排水口內外水質如一。
“湖底有3條暗渠,是附近區域污水排放通道,經湖底接入污水管網。”流亭街道蔚藍群島社區書記王志宏告訴記者,這3條暗渠建成于2007年,由于建成時間較長,經常會有管道破損,造成污水外泄。泄洪內湖出現的部分污水就是暗渠管道破損造成的。

2019年9月,附近河道漂浮物密集。
問題曝光后,社區聯系了專業維修隊伍,將湖水全部排干,維修人員進入暗渠內部,全面查找破損漏點,逐一進行維修,徹底了杜絕污水“跑冒滴漏”。

整治后的河道水面干凈。
前幾年蔚藍群島小區建設地源熱泵,在泄洪內湖上游河道內建了一條攔河壩,導致上游水質下降,呈現暗黃色。今年5月,社區聯系開發商,由開發商出資,調來大型機械進入湖底,將這條阻礙水流更新的攔河壩全部拆除,恢復上下游水流暢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鄭實)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