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紅”M形大紅門依舊在陽光下閃耀,懸掛在道路兩側的彩色設計旗標,為清冷的冬日平添一抹亮色。這幾天,位于煙臺高新區的煙臺國際設計小鎮很有“設計感”——作為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的分會場,專家學者來了,設計師來了,藝術家來了,企業家來了,無數有關工業設計的靈感與思考,在這里交流碰撞。
11月25日,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如期在煙臺開幕,這場以“設計·智向未來”為主題的“智慧、智能、智造”三智融合的創新盛宴,大咖云集,成果豐碩,影響深遠,成功吸引了世界目光。以打造國際工業設計名城為目標的煙臺,朝著夢想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創建工業設計名城,搭建好平臺載體是關鍵。作為山東省第一家工業設計小鎮,煙臺國際設計小鎮圍繞設計產業鏈創新要素,集聚全球科技、設計、人才、產業、商業、投資等創新資源,推動城市品牌建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創建國際領先的設計生態園區、打造創意設計資源匯聚谷地和設計創新者的創業樂園,成為煙臺引領世界設計產業發展的旗幟和標桿。
分享新理念打開新視野
工業設計大會刷新人們新認知
什么是好的設計?科技如何促進設計創新?智能時代語境下的設計有什么特點?25日、26日兩天,“WIDC2020設計+科技”產業峰會在煙臺國際設計小鎮舉行,全球工業設計與智能制造領域百余位學術導師、實踐專家和精英人士線上線下參與峰會,針對設計與智能制造、智能服務、智能平臺、智能產品、工業互聯網、5G+等主題展開交流分享,成為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的點睛之筆。
在峰會現場,專家們就各自領域前沿的設計理念展開交流分享的同時,也在刷新著人們對于工業設計的認知。例如,海爾創新設計中心副總經理周樞把設計與技術比作人的左腦與右腦,認為一方面先進的技術驅動了設計進步,另一方面設計又倒逼了技術升級,技術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設計。寧波諾丁漢大學助理教授Martijn ten Bhomer分享了智能制造時代下的超個性化設計案例,認為正是有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才催生了更科學、更實用、更人性化的設計產品。
工業設計是創新鏈的起點,價值鏈的源頭。這個乍一聽有些陌生和遙遠的名詞,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到紐扣茶杯,大到動車飛船,都是工業設計的產物。作為一項國家性創新發展戰略和全球引領性創新產業,近年來工業設計越來越受政府和企業重視,并逐漸走到大眾視野中。
正如科技與設計不可分割,藝術與設計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小鎮舉辦的WIDC2020“一帶一路”敘利亞藝術展,共展出敘利亞藝術家、畫家瓦力德.阿里50余幅風景及人物油畫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欣賞。“藝術是創作的靈感源泉,不少好的設計構思和設計理念其實來源于藝術,我們展示的這些外國藝術家的油畫作品,表現形式獨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讓市民在對不同國家文化和藝術的解讀中,走進藝術,走進設計。”煙臺國際設計小鎮運營負責人、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鄧斌告訴記者,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小鎮不僅有展覽展示功能,還有科普美育功能,未來小鎮將定期舉辦各類展覽活動,集合更多藝術、文化創意、先鋒設計作品,讓更多市民、學生走進小鎮,親身體驗設計給生活帶來的美好。
從舊廠房到“網紅”打卡地
小鎮“蝶變”升級引領設計新風向
煙臺國際設計小鎮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煙臺市政府和高新區管委共同打造,于2019年10月18日世界工業設計大會正式啟動。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小鎮整體建設快速起勢,已經從當初的一片荒蕪舊廠房“蝶變”為頗具人氣和活力的設計地標。
韶光更替,四季流轉,小鎮見證,煙臺工業設計產業結出了一個又一個碩果:第二屆“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第三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煙臺創建國際工業設計名城啟動儀式、工業設計周交流活動、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系列活動先后在小鎮舉辦,最優秀的工業設計成果在此閃亮登場,無數個新奇創意在此交流碰撞,多項產業深度合作在此達成,使煙臺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炙手可熱的設計高地。
設計小鎮規劃面積1600畝,一期起步區450畝,建筑面積38萬平米,預計總投資20億元。據鄧斌介紹,小鎮規劃為產、學、研、商、服、用六位一體的綜合體,包含十五個功能模塊,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將形成全新架構的創意、創新、創業復合型社區,主要布局“三大內核”:一是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國家智能制造工業設計研究院),二是原型創新工場,三是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大學,形成研發設計、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三輪驅動。通過創新系統的建設,創新資源的導入,創新能力的支撐,創新產業的培育,創新城市的點亮,實現創新高地的打造。
誠然,小鎮的華麗蝶變,離不開高新區付出的汗水與努力。小鎮建設是我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市打造國際工業設計名城的重大工程,對此高新區工委管委高度重視,多次由工委管委牽頭召開專題推進會,在規劃設計、資金支持、基礎設施保障、疫情防控、活動保障等方方面面給予大力扶持,并成立中德—城市更新辦聯合辦公室,使小鎮各項建設如火如荼展開。
目前,設計小鎮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原型創新工場、數字化原型創新實驗室已投入使用,即將全面啟動國家工業設計研究、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大學、設計街坊等板塊建設,建成后預計吸納100家創新公司和500名創業設計師落戶。
創新平臺載體疊加發力
煙臺大步邁向國際工業設計名城
近年來,煙臺著力構建門類齊全、配套完善、優勢突出的現代工業體系,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搭建富有競爭力的設計平臺和產業載體,工業設計產業正日益發展成為煙臺的城市新名片。
一步一個腳印,煙臺正朝著國際工業設計名城的方向篤定前行。緣何有這樣的底氣和自信?答案顯而易見,一方面我們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體系,為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厚植沃土;另一方面,各類設計創新載體和創新平臺疊加發力,釋放出產業發展的最大動能。
中德工業設計中心是貫徹落實中德兩國工業4.0合作共識,工業設計領域最高級別的中德國家級合作平臺;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是工信部發布的智能制造領域全國唯一的“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單位;世界設計產業組織(簡稱GDIO)是全球第一個由中國發起、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設計組織,目前有48個國家的成員組成,是設計產業合作的全球創新網絡,秘書處永久落戶煙臺……
在設計小鎮,無數工業設計概念將實現從0到1的轉變。“依托數字化原型創新實驗室,我們推出了不少原型研發項目,可以從用戶研究、品牌設計、產品創意、外觀設計、結構設計、軟件開發、模具設計、小批量試制等各個流程,提供全產業鏈的設計研發服務。目前我們正聚焦航天航天、機械裝備、海洋工程、智慧城市、5G+等關鍵領域,提升產業創新水平。”中德工業設計中心、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創新設計事業部總監任鎖介紹。
不僅是搞產品創新,設計小鎮還將打造全球設計創新資源的集聚平臺和全球設計創新者的合作共創平臺,集合國內外頂尖設計人才、設計團隊、設計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生態圈。依托世界設計產業組織,目前小鎮已匯聚30個國家、62個行業、120位國際大師資源庫,面向市場,向企業、組織及高端人才開放創新合作機會,為企業轉型升級和跨界發展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為煙臺乃至山東工業設計產業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 通訊員 周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