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信訪局收到一封來自香港居民的感謝信,淳樸的語言背后是基層信訪干部暖人的行動。
在信中,郭女士再三感謝了兵團第五師雙河市信訪局化解了她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投資新疆阿拉山口互市貿易房產拆遷未獲取補償款一事。
2019年8月的一天,兵團第五師雙河市信訪局負責人黃偉城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信訪接待中心干部急匆匆地說:“有位女同志從香港前來反映信訪問題……”
在接訪大廳,郭女士滿臉愁容,不斷對信訪中心的接訪工作人員說,她孤身一人從香港前來,就是為了解決自己很久之前的投資未獲補償問題,但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有任何結果,現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兵團第五師信訪接待中心求助……黃偉城走到了郭女士的面前,給她倒了一杯水,請她不要著急,平復一下心情,將相關情況詳細介紹一下。
這是一件年代久遠、情況復雜的信訪事項。1993年,郭女士通過兵團第五師駐阿拉山口辦事處,到阿拉山口口岸投資購買了阿拉山口互市貿易市場一處房產,但當時并未及時辦理房產證。多年來,郭女士所投資的房產因樓房老舊破損,被相關單位定為危樓而拆除,當郭女士想辦理房屋產權證要求補償時,才發現由于歷時久遠,涉事單位或變更或注銷,相關人員也已變更,尋求補償四處碰壁,毫無希望。
為了盡快化解該信訪事項,兵團第五師雙河市信訪局立刻抽調人員進行調查,最終找到當年兵團第五師駐阿拉山口辦事處郭女士等人給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工商局的付款憑證,但未找到任何退款或補償記錄。經過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發現郭女士的協議上明確,資金是用于投資新疆阿拉山口互市貿易房產。大家決定將這里作為突破口,通過查找資金的流向了解事情真相。有了這個想法后,兵團第五師雙河市信訪局找到相關部門,詳細了解情況。經過磋商,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決定,郭女士的信訪事項比較特殊,當初投資款項由原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工商局收取,用于建設原阿拉山口互市貿易房產,現互市貿易房產被阿拉山口市拆除,應由阿拉山口市支付補償款。
明確了郭女士投資新疆阿拉山口的互市貿易房產補償資金支付單位后,事情本就此結束,但由于國內疫情的反復,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還是沒有見到郭女士前來領取補償款。考慮到疫情導致的出行不便,兵團第五師相關部門通過信件、微信等渠道與郭女士進行積極溝通,并辦理相關手續,按其需求,將補償款匯入其女兒賬戶。最終,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來源:兵團信訪微信公眾號、五師信訪局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