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2月3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今天從李滄區獲悉,該區推出行政審批服務“好差評”系統,并在全省率先實現手機移動端與省級“好差評”系統的直聯互通。截至目前,群眾參與評價數已達17882次,滿意率99.79%。

記者在李滄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看到,辦事群眾只需通過手機微信即可實現智能掃碼排號、辦理進度查詢、好差評等全流程個性化服務,實現業務辦理的全流程追溯,群眾業務辦理后可直接進行評價。評價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個一級評價,同時針對不同服務性質增設了二級評價,將更多個性化的選項交由群眾評判。“以前的評價系統只能大致評價滿意不滿意,也缺乏反饋。新的‘好差評’系統不僅選項多了,還增加了二級評價,我只需要在手機里面寫下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就行了。”前來大廳辦事的李滄居民王女士說。
今年以前,李滄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是通過傳統評價器等方式引導群眾參與服務評價,存在評價方式單一、群眾真實體驗差等問題,造成整體參評率較低,后續回訪整改等措施無法有效跟進。今年,特別是隨著全市“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工作的深入推進,李滄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自主研發了“好差評”系統,并根據群眾需求不斷調整和完善“好差評”工作機制。今年9月,該系統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實現直聯互通,進一步完善了政務服務事項庫、用戶實名身份信息庫、評價信息庫等三大基礎數據信息,達到政務服務事項全覆蓋、評價對象全覆蓋、評價渠道全覆蓋、線上線下全面融合。
“好差評”系統重點突出反饋機制的細化和落實,指定專人負責“不滿意”回訪核實工作,建立“好差評”電話回訪整改臺賬,做到差評1小時內跟蹤回訪,確保差評回訪率100%,并在3個工作日內整改推動問題解決。截至目前,全年群眾不滿意數為31個,不滿意率為0.09%,均進行了電話回訪落實,群眾二次回訪滿意率達100%。
“降低‘好差評’門檻,切實把群眾需求側與服務供給側緊密關聯,將政務數據優勢轉化為服務效能的持續提升。”李滄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姜可新介紹,通過分析“好差評”評價內容,形成全流程閉環工作機制,對評價主體反映強烈、差評集中的問題“精準施策”。目前,大廳平均辦件時長由先前的20分鐘以上縮短到18.14分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 偉 通訊員 趙迎雪 )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