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行動就有奇跡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圣。
16歲那年,機緣巧合,他參演了電影《沂蒙紅嫂俺的娘》,盡管只是不起眼的小角色,他卻因此明確了自己的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真正的表演工作者。18歲,為了出演電影《金剛川》中一閃而過的畫面,他提前進行了一個多月艱苦卓絕的軍事化訓練。疫情期間,他執導拍攝了人生中第一部公益短片《新年 武漢都在》,獲得淄博市“最美好青年”稱號。如今,他又執導的微電影《愿夢無憂》正式開機……

他就是王嘉晨,青島科技大學2020級數字媒體專業本科生,這個來自山東的小伙子,出生于2002年,1.88米的身高在人群里略顯出眾。他膚色偏黑,時常抿著嘴,講起話來也不緊不慢,給人一種山東男孩典型的質樸與憨厚。當談及他熱愛的影視事業時,卻又目光如炬,流露出無比的堅定和自信。正如他的作為,用全身心踐行自己的夢想。
敢于吃苦,夢想會有回應
盡管王嘉晨今年剛滿18歲,但他參演過的優秀影視劇卻不少。《沂蒙紅嫂俺的娘》、《人民的正義》、《金剛川》、《特種兵王之利刃》等等,都留下了王嘉晨的身影。
據王嘉晨講述,《金剛川》的參演經歷讓他終生難忘。為了更好地還原抗美援朝時戰士們英勇奮戰的場景,《金剛川》的導演安排戰士演員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軍事化訓練。體能、形態、聲音,以及槍支的使用等,每天都是超高強度的訓練。短短幾天,手上就磨出了老繭,腳底也長出了膿包,王嘉晨坦言,戲里戲外都是一場意志的考驗。

(金剛川拍攝現場花絮)
到了正式拍攝時,除了要承受因動作戲受傷的痛、黑白顛倒連軸轉的累,還要克服各種艱苦的拍攝環境。“十月份的東北已經很冷了,有一段“沖鋒過橋”的戲份,需要我們脫掉衣服,只穿工裝褲和靴子,肩膀上扛著木板筑成人橋,邊上就是炮彈在水里炸開……”王嘉晨回憶說,“剛開始還能感受到特別冷,可當嘶喊聲、炮彈聲、鮮血、犧牲融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我就是在參加一場戰斗,我就是一名軍人”。這是他覺得最靠近夢想的時刻,一切都值了。

(金剛川拍攝現場花絮)
敢于擔當,才是男兒本色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是王嘉晨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喜歡折騰,即使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時候,他也不甘心閑著。
疫情嚴控期間,王嘉晨主動請纓,參加社區的志愿者活動。勸阻社區居民不扎堆、不外出,堅守勸返點,嚴格卡關,定期隨社區安排逐一排查疫情。看著日常熟悉的面孔都嚴嚴實實戴著口罩,卻依然能感受到人們眼神里的焦慮、無措、低迷。于是,王嘉晨萌生了拍攝一部抗疫短片來鼓舞人心,用自己的專業為疫情攻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嘉晨在社區服務)
說干就干,王嘉晨根據自己在社區服務期間的所見所感創作劇本,為呈現出更好的拍攝效果,劇本反復修改了七八次。在組建攝制團隊的過程中,王嘉晨多方聯系,磨破了嘴皮,才找來了攝影師、演員及拍攝器材,準備開機。一方面要保證在防護安全的條件下拍攝,另一方面為了短片更貼近現實,盡可能用實地實景的方式拍攝,就需要獲得相關工作人員的支持。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片上線后,不到兩天播放次數達8000余次,央視移動網、山東衛視、山東教育衛視等媒體相繼轉發播放,王嘉晨也因此獲得淄博市“最美好青年”稱號。

(短片拍攝現場)
談及此次拍攝短片的初衷,王嘉晨表示,“新時代的青年不應該是一個個體,而是與自己所處的時代緊緊相連的。就像短片里的一句臺詞,疫情面前,我們已然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
眼下,王嘉晨利用課余時間正在拍攝自己的第二部微電影《愿夢無憂》,講述的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用自己所學知識去扶貧和支教,實現自己的夢想。王嘉晨不論是演影視劇,還是做公益,始終用自己的方式走在夢想的道路上,他的夢,無憂。(作者/邸雅婷 圖片由本人提供)
責任編輯 :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