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7日訊 記者從西海岸新區獲悉,近日,新區省道黃大路寶山至六汪段大修工程順利完工。“整容”后的黃大路路面平整,路基穩定,線型流暢。新區西部鎮街交通面貌、行車環境進一步改觀,對外聯系更為暢通。
省道黃大路S215線,東起青島開發區,西至大場鎮,與204國道相連。全長88.4公里,途經10余個鎮街、30余個村莊,大部分為國家三級公路,是西海岸新區連接東西的一條重要交通干道,也是新區北部、西部鎮街出行的主要通道。
此次大修改造的是寶山鎮駐地北段至六汪鎮駐地路段,該路段因頻繁遭受重型車輛碾壓,路面出現嚴重龜裂、沉陷、面層缺失等病害,造成通行能力下降、行車不暢、事故多發等現象,急需“動手術”實施“整容”。
據介紹,大修工程全長17.6公里,瀝青路面寬7-13米不等,穿越寶山、六汪、鐵山3處鎮街的10余個村莊,總投資6500萬元,是2019年新區國省道隱患整改提升續建工程。大修改造主要對舊路面結構進行挖除翻建,新建4厘米厚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上面層和5厘米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面層鋪筑為18厘米厚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和18厘米厚水泥穩定碎石下基層。
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指導施工單位,細化完善了封閉施工交通組織方案和調流方案。在黃大路與204國道黃山交匯處、國道黃海線六汪交叉口和縣道馬鐵路相交點等周邊重要交通節點,設置了100余塊醒目的施工分流繞行標志。在施工作業區,則設立了完善的警告、安全、限速標志等標牌。
黃大路大修工程,是新區落實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的具體行動,是助力新區高質量發展、打響新區“十二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大修改造后的黃大路,告別了病害纏身、行車不暢、事故多發的歷史,構筑起貨暢其流、人便于行的綠色通道,可進一步提升疏港功能,對于提高前灣港貨物運轉能力,服務保障港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寶山至六汪段完工后,與前期大修竣工通車的黃大路大村至理務關段,實現了有效銜接。對于挖掘現有路網通行潛力,改善路網技術狀況,提高通行效率,助力沿線鎮街鄉村振興及農民致富奔小康,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也將發揮重要的支撐和拉動作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李國華)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