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孫婧(青島理工大學 學生)
一篇名為《我潛伏上?!懊隆比?,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的文章近日刷屏朋友圈,引起廣泛討論。文章里的主角通過各種手段,把自己包裝成名不副實、徒有其表的名媛??此啤盎ㄗ约旱腻X,不偷不搶,做自己想做的事兒”,透露出的卻是一種“縱欲式精致”,更是失去真實自我的開始。
歐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現》有云:社會是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是舞臺上的演員,通過自己與他人的互動和表演來建構自己的形象?!吧虾C隆钡钠磫涡袨榇蟛糠质菫榱伺臄z精致的照片發布在社交平臺上,以此打造自己的“白富美”“女神”的人設,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在社交網絡中自我呈現的行為,是一種社會化表演,呈現給大眾的是擬態真實,而非完全真實。
誠然,在這個萬物互聯的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會受到社交網絡的裹挾,按照個人意愿選擇生活,把日子過得精致耐看些,屬于個人自由范疇,這本無可厚非。然而,在一些人那里,當量力而行被視為空談,當脫離實際被認為理所應當,把生活美感安放在不切實際的物質追求之中,扭捏生造繁華旖旎,涂抹裝修虛妄想象,這就陷入了一場巨大的身份識別盲區,其背后的思維和價值觀更值得考量。
一方面,受當今婚姻市場及一些觀念的影響,部分男性女性希望以結婚這塊跳板來跨越社會階層,改變身份地位,提升生活質量。這是好逸惡勞的心理作祟,是一種扭曲狹隘的價值觀。另一方面,當金錢之風在心靈的荒原呼嘯而過,社交媒體所包裝的虛假的消費主義狂歡,勢必會壓抑人性的自由舒展,虛榮炫富將助推攀比之風,向往美好的愿景將湮滅于欲望沼澤中。
塞涅卡有言:“茅草屋頂下住著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黃金下棲息著奴隸?!蹦贻p人不該對消費主義的過度崇尚,不該被物質欲望所奴役,要做自己生活的主角。如“上海名媛”這般沉浸在“縱欲式精致”中無法自拔,哪怕外表有再多再驚艷的修飾,心靈也是荒蕪自卑的空洞。
“名媛”一詞的本意,指向的是具有高貴的品格、卓越的才華和對社群有杰出貢獻的女性。現代人對于名媛的追求值得提倡,但不應浮于外在包裝,而是需要更加注重精神的內在涵養。僅有物質加持卻無精神支撐,只不過是虛榮林中一具行尸走肉。林清玄曾嘆: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當堆砌的脂粉掩蓋眼底的落寞,當物質的洪流漫過心靈的堤防,你是否會忘記仰望星空?是否會忘記默觀內心?是否會忘記純粹的愜意?是否會忘記真正的幸福?靠負債累累換來“縱欲式精致”,殊不知早已成為“假精致”的奴隸。
所以,年輕人千萬別被“縱欲式精致”綁架價值觀,它在明目張膽地掏空你的同時,也在悄無聲息地毀掉你。
(本文系“青島市首屆高校評論大賽”參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