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攘的城市,二十四時,晝夜輪替,肩扛責任的“溫暖使者”日夜堅守,監控數據、均衡調控、巡檢設備、入戶排查……又是一年供暖季,如今島城正式供暖已經近一個月了,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兢兢業業的島城供熱人,一直在路上。青島新奧能源也不例外,一支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暖男突擊隊”,成為了這個寒冬里的 “最美逆行者”。近日,記者跟隨供暖隊伍深入到供熱一線,記錄了他們的24小時送暖歷程。

A
時間:上午7時地點:海港城供熱站
入戶檢修從清早開始
天剛蒙蒙亮,供熱運營的小伙子們早已穿梭在小區樓宇之間,他們是為了在居民上班離家前抓緊完成入戶檢修工作。 “6號樓二單元302,用戶說溫度上不來,快上門檢查看看! ”負責供熱東部片區的王站長正急切地與現場人員通著電話。采訪過程中,記者留意到,王站長的電話基本沒有空閑,在前往供熱站和用戶家的60分鐘里,他接打電話的動作幾乎沒有停下來過。供暖初期,“日夜連軸轉”的工作狀態早已是家常便飯,除了統籌協調整個站內的供熱運營外,親自上陣入戶排查檢修已是常事。
上午10點半,王站長的電話又響了起來。海港城小區業主李女士反映家中的暖氣不熱,很是著急。“好的,我們馬上過去看看! ”很快,王站長便趕到李女士家,他首先打開供暖井觀察供水管和回水管的情況,經過檢查發現李女士家供水管溫度高,但是回水管確實是涼的。根據多年的維修經驗,他判斷肯定是有地方堵塞了。接下來,他分析了李女士家中的供暖系統走向,很快判斷出問題點,打開衛生間暖氣片底部的泄水口,一股股黑水從供水閥門流出。 5分鐘后,李女士家中衛生間的暖氣片開始熱了起來,不一會兒,屋里也開始升溫。摸著熱乎的暖氣片,李女士滿意地笑了。
工作了整整一個上午,時間很快就到了中午十二點,王站長和同事們顧不上吃午飯,買個面包簡單湊合一下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對于供熱人來說,沒有什么午休時間。 ”王站長說,“大家都習慣了,忙起來也覺得挺充實的,居民供熱正常我們心里才踏實。 ”哪怕一天下來,經常是口干舌燥,身上污漬遍布,但是對大家來說,趕緊解決好居民的供暖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B
時間:下午2時地點:中德生態園泛能站
常年占據微信運動榜首
當王站長帶領著同事們急匆匆趕到下一戶居民家中的同時,記者來到了中德生態園泛能站。在這里,記者發現站內地面幾乎看不到灰塵,站內機組全部運行,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現場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通過數字化系統,認真觀察著各項供熱數據。
此時,正在控制室內查看熱網循環水系統和供熱數據的是90后站長崔立杭,1993年的他已經有四年的供熱工作經驗了。 “我們站上一共有10個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分工,負責轄區內4600多戶居民的供熱。”崔立杭告訴記者,供熱開始的一兩個月是一年里最忙的時候了,但是在非供熱季大家也不閑著,從夏天就開始對供熱鍋爐、熱網系統、供熱機組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消除設備系統存在的缺陷,通過技改技措提高設備性能。
對于供熱人來說,每年冬季的“熱戰”日常早已是刻在骨子里的職業坐標,一到供熱季,沒有什么是固定的上班時間,大家都隨叫隨到,隨時待命。 “供熱剛開始時,管道易出現跑冒滴漏或由于未及時排氣而影響用戶家里的供熱效果,有時真希望有分身術,能快點到每個用戶家解決問題。雖然又忙又累,但能給用戶及時供上暖,一切都是值得的,辛苦就沒有白費。 ”崔立航這樣說。
下午4點,從中德生態園泛能站出來,記者又跟隨運行工小孫踏上了前往用戶家中進行管網檢修的路程。小孫告訴記者,供熱初期,也是各類問題集中出現的高峰期,特別是一些新交房小區,首次供熱,報修率高、問題點多、任務十分繁重?!吧祥T排查的話,每人每天大概得40多戶,我們要挨家挨戶走訪,尤其是那些靠近風口、冷墻和管網末端位置的用戶,以確保所有用戶都能供熱正常。上門要為用戶排氣、放水、檢查暖氣片、開熱力井檢查閥門和管道……解決各類不熱的問題。 ”小孫一邊整理著手上的工具,一邊說道,“從早忙到晚,一天下來,微信步數妥妥是朋友圈里最高的! ”
C
時間:晚上7時地點:維多利亞灣小區
夜幕下的堅守
當夜晚來臨,記者在維多利亞灣小區見到了運行工小徐,他正趕往31號樓用戶家中進行檢修。隨行中他告訴記者,晚上沒有白天那么忙了,電話也開始平靜了下來,也有時間啃上兩口煎餅果子了,說話間,他憨厚的臉上微微露出笑容。來到用戶家中,經驗豐富的小徐從排查問題到管道放氣再到屋里升溫,總共耗時十余分鐘,用戶家里就熱起來了!
此時,工作了一天的小徐有些疲憊,但他的工作卻沒有結束,結束了入戶工作他又立刻返回了小區供熱站,要再次檢查供熱站的運行狀況是否正常,看看壓力和溫度是否平穩,檢測燃氣管件是否漏氣等。“從供熱開始我們已經連續作戰了4天,偶爾能早些回家也都是晚上11點以后了,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就要好好干,對于我們來說,責任就是要保證居民家中的供熱質量,能得到老百姓的肯定,就是我們‘供熱人’的驕傲。 ”小徐說。
此時此刻,在這個城市里,一線的供熱人還在持續奮戰中,他們中有的甚至凌晨也會接到用戶的電話進行夜間搶修。“閉著眼睛在墻邊坐著靠一會兒就能解解乏,保持精神頭才可以繼續戰斗。得持續好幾個夜晚在樓梯間里對付了,忙的時候就忘了吃晚飯,不忙時才能對付一口煎餅果子或面包;為了減少上廁所,只能少喝或不喝水。”西部片區供熱站供熱運行工劉師傅說。
■新聞延伸
全員出動保障供暖
沒有這些供熱人的日夜堅守,就沒有凜冽冬日里的溫暖。記者了解到,為保障供熱季供熱質量達標,設施安全無隱患,青島新奧能源早在供熱前期就對泛能站、供熱站及居民小區的供熱設備設施進行了摸排檢查、保養維修和整改升級,同時還有一批來自二線崗位的員工,也按需拉動進入各個供熱小區,協助一線人員開展信息流轉和客戶服務工作。眼下,正值供熱進行時,公司上下齊發力,各個崗位相互配合,為新區居民送去溫暖。(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文超 通訊員 耿順明)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