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平教授
12月2日,寒冷的天氣未能阻擋老人的腳步,他們紛紛慕名前來參加青島上元康復醫療中心舉辦的 “關愛老人,健康公益大講堂”講座。講座得到了市南區云南路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的支持,邀請了國內知名神經內科專家、醫學博士、心理學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導師宋魯平教授。
講座之后,很多老人都不愿離去,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向宋魯平教授咨詢各種各樣的老年病問題。宋魯平教授很感慨,每次講座和義診,都會出現同樣的場景。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老年病的問題越發突出,腦卒中、帕金森病、老年癡呆接踵而至,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如何預防老年病?得了這些病如何得到規范的治療?記者采訪了宋魯平教授。
宋魯平教授多年前是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的一名優秀專家,2000年離開青島赴北京深造,然后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神經康復科從事臨床和研究,現在是深圳大學總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學科帶頭人。她還擔任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分會康復教育專業學組副組長、中國康復醫學會言語障礙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康復分會副會長、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神經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神經變性病專委會康復學組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專委會常務委員、中國卒中學會血管性認知障礙分會常務委員、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人才評價專家等學術職務。 2018年,榮獲全國“德技雙謦人民好醫生”稱號;今年被中國康復醫學會評為“2020年度優秀康復醫師”。
宋魯平發表國際SCI論文20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50余篇。主譯和主編著作5部,參編專著10余部。組織撰寫并發布中國專家共識3部。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20余項。獲得國家技術新型專利1項、認知和言語評估訓練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項。
腦溢血減少了,腦血栓增多了
宋魯平自1985年大學畢業,35年來一直在國內知名三級甲等教學醫院和高等學府從事神經內科、心理學和康復醫學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她說,十幾年前,由于人們對高血壓認識的不足,高血壓導致的腦溢血病人較多。
現在,隨著人們對高血壓監測和防控意識增強,血壓都控制得比較好,臨床腦溢血的發病率明顯降低了,但腦血栓的控制還不盡如人意。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是誘發腦血栓的危險因素。肥胖、飲酒過量、長期不運動、藥物濫用也可以誘發腦血栓。大部分老年人腦血栓是由于腦血管本身存在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另外血壓異常如血壓過低和體內血液量不足,如大量出汗或喝水不足,都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因素。
冬天老人出門要戴帽子圍巾
宋魯平教授曾接診多個類似病例,長途跋涉,連續幾個小時口渴未顧上飲水,結果導致急性腦血栓發作。宋魯平發現,很多老年人患腦血栓,是由于體內液體量不夠,每天喝水少于1200毫升,或者丟失體液過多,如嘔吐腹瀉和出汗。每到冬季天氣寒冷,臨床腦血栓老年患者增多。冬季由于室內與室外溫差大,外出時頸部和頭面部血管遇冷收縮,腦供血代償減少也是重要的誘發腦血栓因素。她提醒:冬天老年人出門戴帽子圍巾,也可減少腦血栓發生的機率。
如果腦血栓發作,救治不及時,很容易留下偏癱、失語、吞咽困難等功能障礙。康復的程度和速度與血栓發生的部位、面積、多次發病及年齡相關,如果能盡早接受正規、科學和系統康復治療,會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找到病因,為病人設計康復方案
宋魯平教授接診一位患者,60多歲,女性,走路困難,推著輪椅走,走一段還要歇一會。她自己和家人一直認為是腦血栓帶來的行走困難。結果,宋魯平詢問病史和查體之后,僅有偏身感覺明顯減退,運動功能基本正常,定位為丘腦梗死。與老人的頭顱片子一致。老人走不了路,不是腦子問題,而是腰椎問題。老人到脊柱外科檢查后,發現果然是腰椎問題。宋魯平說,腦血栓引發的偏癱,首先要找準病因,才可以制定全套的康復方案,這個康復方案才是有效的。
今年9月,青島上元康復醫療中心納入青島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創辦 “著名專家示范工作站”。宋魯平就是上元康復邀請的國家級專家,社區居民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對接上國家級的醫療專家。同時,上元康復中心配置了先進實用的康復設備:經顱磁治療儀、磁振熱治療儀、中頻治療儀、體外沖擊波疼痛治療儀、神經肌肉電刺激儀……滿足各類康復患者的需求。以現代康復醫學為主導,輔之于傳統中醫推拿、針灸等有效手段,對脊髓損傷,腦卒中、截肢、骨關節傷病等病癥引起的功能障礙以及慢性疾病,開展系統康復,包括運動療法、物理因子治療、心理治療、音樂治療、中醫治療等。
青島上元康復醫療中心設有日間康復門診,已接診上百人次各種康復患者,與青島市立醫院西院組建醫聯體。(觀海全媒體記者 張麗玲)
責任編輯:高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