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色衣服、植物染色抱枕、植物染色畫……18日,記者邁進藏在嶗山北宅深處的囍陶·囍染·國風手工坊,一件件精美作品訴說著千年文化沉淀的非遺植物染色工藝和陶藝。這里是“90后”夫妻陳岳陽和劉爍花一年時間打造的“夢想之坊”。
劉爍是第六代植物染色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她的丈夫陳岳陽擅長泥塑、陶藝,今年已是他們投身非遺創業的第七年。大學畢業初期,他們曾分別就職于央企與證券公司,做著相對穩定的工作。談起為何做起跨度頗大的非遺事業,夫妻倆同聲回答:“因為熱愛,我們要去做自己喜歡且不留遺憾的事情。”
劉爍(左)與陳岳陽。
扎根嶗山腳下
90后夫妻建起“非遺根據地”
走進囍陶·囍染·國風手工坊,房屋與房屋之間,以及墻面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布。布料隨風起舞,仿佛翩翩起舞的少女,它們都是劉爍用純天然植物,經過復雜工藝,印染的植物染色作品。劉爍介紹,囍陶·囍染·國風手工坊目前主要做非遺DIY體驗類項目,主營兩大板塊,分為植物染色和陶藝。
“植物染色工藝即用植物提取出來的染料去染色,優點是更加環保,更加健康,且固色性很好,不易掉色。”在參觀過程中,劉爍向記者介紹植物染色工藝的歷史、基本知識、制作技巧等。為了達到最佳染色效果,劉爍常?;ê荛L時間沉浸在彩色的世界中,獨自摸索?!拔颐磕甓家脤iT的時間去研發新的顏色。植物染色工藝對植物染料的固色性要求很高,提取的染料所染布料,需要存放幾年時間,顏色都沒有太大變化才行。”提取出合格的染料只是第一步,“染料必須染在純棉或羊絨這樣的純天然織物上面,才能染出最好看的色彩?!?/p>
陶藝板塊是劉爍的丈夫陳岳陽來負責的,“這是揉泥步驟,需要排出氣泡,讓泥的濕度均勻,以提高可塑性。這是拉坯,不能放太多水,以免泥巴太稀軟。這是修坯……”陳岳陽介紹時,陶泥在他掌心翻滾,經過揉、搓、捏、塑等工序,一個杯子的雛形漸顯?!拔覀儸F在主打陶藝拉坯體驗、陶藝泥塑體驗等,還開設有五天、十天陶藝培訓課,滿足各類游客的需求?!?/p>
陳岳陽制作的陶器。
從今年五月份營業至今,夫妻倆穩步推進著店里的各項工作,他們已在抖音發了20多條短視頻,介紹各種體驗項目。在劉爍看來,這僅僅是開始,“因為我們這個店剛剛開業,所以還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人來體驗,并傳播這份傳統文化?!?/p>
劉爍說:“靠著這份初心,我們已經走過了七年。我們對未來肯定有信心?!痹谄吣昵?,正是這份對傳統技藝的熱愛,讓兩人的命運發生改變。
以熱愛為基底
辭職創業讓夢想融入生活
大學畢業后,劉爍和陳岳陽一同來到青島工作。大學學習會展管理的劉爍就職于一家央企,陳岳陽則從事金融行業。“在外人看來,我們兩人的工作都很體面。生活看似安穩,但卻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總覺得心無處安放。”那時,他們發現,一直藏在心底、真正熱愛的,正是各自所學的非遺技藝。陳岳陽的陶藝技藝是祖輩傳下來的,劉爍則是在一次云南之行中,接觸并熱愛上了植物染色。
就這樣,在七年前,兩人商量好后,一同辭職,從零開始,在青島市北區開了第一家小店——囍陶陶藝·扎染國風手工體驗館。為何用“囍”這個字?“因為當時我們兩個馬上要結婚了,在這個節點,我們開起了第一家店,既是雙喜臨門,也表達了我們對陶藝和染色這兩種技藝的喜愛,所以取了這個名字?!眲q說,那時,植物染色在青島乃至山東都比較罕見,小店開起來后,生意很不錯。在此期間,劉爍還結識了植物染色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并且拜他為師,進一步打磨自己的技術。之后,兩人在位于城陽區的明月山海間不夜城,開起了第二家店。
劉爍介紹青島山海系列掛畫。
正當小店穩步發展之時,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兩人遭遇了創業的第一道坎。“店里經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盡管如此,我們也沒有想過退縮與放棄。”劉爍說,兩人齊心協力,小店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并一直維持運營。去年,他們萌生出一個想法,除了賣成品,為何不能讓消費者真正參與其中呢?自己動手,做出獨屬于自己的作品,那多有成就感?兩人著手策劃“非遺DIY板塊”,他們決定讓店面遠離城市喧囂,選定嶗山腳下的北宅,建起“夢想之坊”。
“為了盡快裝修好,我們凌晨5點多起床,7點就得從家趕到北宅,直到晚上才收工,接近一年時間,我們倆都是這樣的生活節奏。”“裝修期間,我們每天只在各個房子間轉,至少也要走2萬步?!眲q回憶道。雖然辛苦,但他們卻感到日子很充實,很有盼頭?!皬?018年底,決定做傳統手工藝行業到現在,我們發現未來的道路越來越清晰了,因為這是我們非常喜歡且確定要用一生去堅守的事業?!薄叭绻麅H僅是為了賺錢,為了營收,我們可能早就放棄了?!狈蚱迌扇烁锌?。
不斷推陳出新
做青島特色的非遺作品
在北宅建起“小根據地”后,下一步,兩人計劃在開拓客源的同時,建立自己的文創品牌,尤其想要突出青島本地特色?!熬暗骆偟奶沾捎兴牧咙c,云貴地區的扎染也有它的亮點,我們也想把青島本地文化通過非遺技藝展示到全國?!眲q說。
“來到北宅后,我們就近把嶗山的一些元素添加進非遺,如嶗山綠茶以及當地石榴的皮等曬干后,都可以制作成染料?!眲q介紹道,她還將嶗山的自然風光,通過植物染料,制作成山海系列居家掛畫。在夫妻倆看來,無論是植物染色還是陶藝,都只是工具,重點是如何用好工具,將當地風土人情和文化展示出來,這才是手藝人需要考慮和用心做的事。
為了更好傳承非遺技藝,夫妻倆目前已經與不少中小學對接開展研學活動,還吸引了大學生到工坊做課題?!拔覀儗⒗镁W絡的平臺去宣傳,讓更多人了解,走進囍陶·囍染·國風手工坊,親身體驗非遺技藝?!眲q說。(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欒丕煒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