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2月份,是青島捕撈野生海參的最好時節。近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竹岔島海域的老尹家國家級海洋牧場,撈參人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剛打撈上來的野生海參,個個肉厚肥美,平均長度有20多厘米。雖然收獲頗豐,但寒冬里的水底作業并不容易。青島老尹家海參捕撈員薛師傅認為,作為冬捕撈參人,辛苦在所難免,但只要能豐收,再辛苦都值得。

A
12月7日上午,記者一早來到青島西海岸新區竹岔島海域的老尹家國家級海洋牧場。剛一下車,記者就看到在碼頭上忙著整理捕撈工具的薛師傅,岸邊一條漁船整裝待發。

“今天天氣不錯,能見度好,海參在早晨比較活躍,適合下水!”進入12月,海上氣溫已經降到零下,船在風浪中左右搖晃得厲害。記者跟隨的捕撈船開到深水區。 “這片海洋牧場下面全都是海參,它們就生活在水下的礁石附近。 ”
薛師傅告訴記者:“海水溫度到了10攝氏度左右后,海底就是各種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樂園,也是每年海參最肥的時候。這時候海參大量攝取食物,用來儲存身體需要的能量,準備過冬。 ”停下船后,薛師傅一邊忙著穿潛水服,一邊忙著向記者介紹。經過春夏秋季節的生長周期,海參因為活動量大,食欲變強。大雪節氣后,原本大量生長的海草因為低溫環境影響,開始生長緩慢,因此給海參提供了優質的生長和活動空間。“這時候的海參,大部分都在海底的礁石縫中,或躺在海床上,肉乎乎的像個大圓球。 ”薛師傅穿好潛水服、背上氧氣罐、掛上網兜子、戴好潛水鏡,在腰間掛上鉛塊,這20多斤重的裝備,穿戴好差不多用了將近半個多小時。一一檢查后,薛師傅一手扶著船舷,另一只手拿著網兜,嘴中含著氧氣管輕輕一躍,一個猛子消失在了水下。開船師傅告訴記者,現在水溫低,加上身上沉重的潛水服,每30分鐘就要上船來緩解一下體溫。
在等待差不多半個小時后,薛師傅冒出了水面,來不及脫下潛水裝備,他告訴記者:“這個季節,水下20米深的地方,一個個圓滾滾的海參裸露在海床上,非常好找!如果等到來年開春,海草又開始生長起來,海參便躲回海草里了。 ”薛師傅高興地拖上捕撈網兜,滿滿一兜海參,將近100斤海參被捕撈上岸。隨后,薛師傅休息了一會后,又連續下海五六次,當天總共作業3個小時左右,收獲了七八百斤海參。

B
寒冬撈海參 水下作業苦
“一般大的海參一個二三兩,長得好的一個一斤。這海參一個就有20多厘米長,又大又肥,多稀罕人。 ”薛師傅向記者展示滿滿的收獲,說道:“海參撈大的,留小的,讓小海參在這個冬天慢慢吸收營養,等到明年開春后,個頭才會長得又大又肥?!闭f著,薛師傅從網兜中挑出一個大個的海參向記者展示,這個季節的海參最大的特點就是肉壁更加厚實緊致,營養價值也高。很快元旦、春節的銷售旺季即將到來,這批海參將馬上送到加工廠進行處理,準備端上食客們的餐桌。
眼下雖然正是適合下水捕撈的時節,但捕撈海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昂暮5资澜?,一片淡綠色,沒有想象中小魚在好看的珊瑚礁里出沒。 ”寒冬的海底,并不是想象中五彩繽紛的樣子,薛師傅告訴記者,尤其到了12月,海底恒溫大約在10℃左右,下水后,一片淡綠色,模模糊糊,寒冷、幽閉的感覺,因為水下溫度低,所以有時候還會感覺胸悶、呼吸不順暢,甚至還會凍得頭疼。而薛師傅的工作,就是要在這半昏暗的環境中尋找肥美的“獵物”,這份工作其實并不容易,而且非常單調,需要很大的耐心?!懊看蜗滤家牬罅搜劬?,慢慢在海床上摸索。 ”
上船后薛師傅趕緊將第一網海參裝箱,也預備著第二次下海捕撈。雖然上岸已有將近20分鐘了,但他仍喘著粗氣。天冷了,海水也在逐漸變涼。 “我現在穿了毛衣和線褲,再過幾天就要穿兩層毛衣毛褲了。 ”每一次下海捕撈,對撈參人來說都意味著很大的體力消耗。很多沒有海底作業的年輕人,很難吃得了這份苦。
捕撈海參。視頻拍攝/李昕燃 剪輯/肖夢婕
/ 看點 /
建造海洋牧場修復漁業資源
“海參生長的海域水質好,生態環境優質,孕育的海參個頭就會大。 ”顧不得身上幾十斤重的裝備,薛師傅迫不及待和大家分享收獲的喜悅。
據了解,位于東經120°北緯35°的老尹家國家級海洋牧場,在竹岔島與靈山島之間,海域內海水深度25米,水溫常年保持在5-21℃之間,鹽度千分之三十。因為常年沒有風浪侵擾,海水清澈,豐富的海藻與微生物成為很多海洋生物自然生長的棲息地,給海參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儲備。所以這里生長的海參個大、皮厚、肉質軟糯,吃起來沒有腥味。 “海參最害怕的就是水下溫度高,溫度一高,它們活不成,容易爛在海底。 ”薛師傅告訴記者,海洋牧場最大的好處就是抗高溫、抗臺風,由于水夠深,所以陽光照進來的時間短,這樣海參每天就能增加4個小時左右的進食時間,而且海洋牧場里的海水四季能保持基本恒溫,將海參進入夏眠的時間推遲半個月左右,最大程度上增加海參進食時間,促進海參生長。
“通過投放報廢沉船及人工造礁,建造出立體式的海洋牧場。人工礁表面可以附著藻類和貝類,并能吸引魚、蝦、蟹、貝等到礁區內棲息,豐富海洋生物資源,形成良性生態循環鏈,這不僅拓展了海洋的利用價值,使海參、鮑魚獲得更好的生長環境,魚類、藻類、貝類也獲得了穩定的安身之所,修復周邊海域的漁業資源。”青島市政協委員、老尹家海參品牌創始人尹寶昌說。(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