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交警新聞通報會現場。 記者 張家然 攝
晚上八點多發布政策通告,當日即實施。
12月9日晚八點多,濟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以下簡稱“濟南交警”)發布通告,工作日7時至9時、17時至19時禁止輕型、微型貨車以及懸掛外地號牌的機動車進入城市快速路、經十路(邢村立交至濟南西立交)、旅游路(港西路至舜耕路)通行。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這次通告需要配合設置相應的禁令標志,雖然通告實施了,但是在交通標志設置完畢以前,交警部門對涉及車輛實施勸阻而不會處罰。”12月10日上午,濟南交警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

據澎湃新聞梳理,規定中提到的“城市快速路、經十路(邢村立交至濟南西立交)、旅游路(港西路至舜耕路)”基本涵蓋了濟南城區的主要出入口和城區內主干道。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期,外地車輛無論是進出濟南,還是在市區通行,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不過,濟南交警迅速對政策進行了補充。12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從濟南交警獲悉,凡在濟南市工作、學習、生活的外地號牌機動車所有人,可以為車輛辦理通行報備,在接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確認回復后,工作日交通高峰期可以在城市快速路、經十路和旅游路通行。
環保壓力
至于為何如此匆忙地實施“限行外地車”,濟南交警給出了解釋。
濟南交警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目前,濟南市部分快速路,經十路、旅游路部分路段早晚高峰時段通行不暢,出現常態化的車輛緩行,拉低了市民群眾交通出行滿意度。另外,早晚高峰時段快速路上大量機動車排隊緩行,車輛處于低速、怠速狀態,還有個別貨運車輛存在車廂粉塵飄散情況,對大氣污染產生不利影響,同時更加劇了交通擁堵。
12月9日17時,濟南市決定將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由執行的橙色預警調整為紅色預警,并于12月9日22時啟動Ⅰ級應急響應。
同樣是為了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山東省聊城市采取了另一種應對舉措。
12月9日,聊城市開始實行“秋冬季供暖期間免費乘坐公交車”政策。自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聊城市主城區所有城鄉公交線路全部免費,包括聊城市公交集團運營的50條城鄉公交線路、5條扶貧公交線路、2條農村客運公交運營專線,以及聊城交運集團運營的602、603公交線路。所有在聊城市主城區選擇乘坐公交車的乘客都可享受免費。
聊城市交通運輸事業服務中心主任張建華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實行這項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堅決打贏秋冬季藍天保衛戰,維護城市道路交通環境,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改善空氣質量,保護群眾健康,鼓勵廣大民眾首選公共交通出行。
聊城市財政局副局長李玉強在會上提到,聊城市財政局將安排預算2000萬用于實施供暖季免費乘公交車政策,并將根據公交公司的實際運營狀況及時補助。

濟南市調整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
前期勸導
在濟南交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出“新政策制定是否應向公眾征求意見”。
“設置禁行標志需要提前五天向社會公告,這也是該政策為什么要在12月15日正式開始處罰的原因。”濟南交警相關負責人解釋稱。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采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范圍施工等情況,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山東省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增設或者調換限制速度、禁止直行、禁止轉彎和禁止鳴喇叭等禁令性交通標志、標線時,應當在實施五日前向社會公告,并廣泛進行宣傳。
據濟南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通告發布之日起至12月15日24時,主要通過勸導教育不處罰的方式實施。自16日起對外地車輛首次闖禁區實行首違免罰,對不聽勸阻、惡意闖入的,按照《道路安全法》的相關規定,處200元罰款、記3分。
根據最新的補充政策規定,外地車通行報備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撥打電話0531-66666122,提供車牌號碼和準確聯系方式;二是,2020年12月14日起,登錄“濟南交警車輛通行備案系統”或“泉城行+”APP的車輛通行備案模塊,按照系統要求進行備案。
濟南交警相關負責人還在會上介紹了10日早上政策首次實施的效果。
“今天一早,我們的民警就上路進行引導勸阻。經十路西向東通行速度提升11.44%,東向西提升1.02%;旅游路西向東通行速度提升5.62%,東向西提升4.78%;城市快速路平均通行速度同比提升5.45%。”該負責人稱。
至于該政策將運行多久,濟南交警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政策實施的時長要根據限行路段的交流流量變化而定。”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