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2日訊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很難想象,在市南區龍山路的一角,吉他的余音繞梁配合著彈奏者的低吟淺唱,刺破天際的鼓聲鏗鏹頓挫,動次打次的節奏“侵略”著城市的脈搏。邊亞和尹丙剛組成的騎驢人樂隊在市南街頭縱情歌唱,兩位街頭藝人身旁圍繞著不少年輕人,或安靜欣賞或跟著節奏搖擺,老城區此時宛如大型音樂會現場。街頭藝術的力量,無差別的觸及到現場每一個人,帶著自由狂野的氣息,給觀者強烈的感官刺激。
“我從未想過在青島的街頭,我會遇見獨立音樂人組合,聽見音符散漫在各個角落”,95后高晶晶興奮地表達著她的所見所感,而這句話的緣起是青島街頭藝人有了“藝術特權”。

12月9日,“青島時尚藝術街區”名單發布,16個首批入圍街區各具特色,涵蓋了音樂、繪畫、戲劇、曲藝、魔術等各個門類。這個周末,青島正掀起一場街頭藝術狂想。

在李嘯天看來,青島需要這樣的街頭文化,它給青島青年人提供了文化聚集的窗口。“我很愿意叫上我的朋友,在街上聽幾首歌曲,和周圍的陌生人一起搖擺,音樂成為連接我們的紐帶。”當邊亞的歌聲響起的那一刻,周圍的人群因歌聲迅速聚攏,在城市公共空間里,街頭藝人與觀眾自發形成城市藝術領域,邊亞的歌聲敲打著人群內心的躁動,這是街頭藝術天然磅礴的生命力,鼓手尹丙剛說:“這樣的現場演唱,更具感官沖擊,觀眾在這個特定場域中和歌手互動、和歌曲互動、和陌生人互動、和城市互動,”

街頭藝人的迷人之處在于他們賦予城市更加多元的文化氣息,推動藝術更直接走到大眾中。在邊亞看來,這一切都源于青島給予了街頭藝人“合理合法上街展示才藝的機會”。青島市演出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斐東說:“他們(騎驢人樂隊)是青島開放時尚藝術街區以來,龍山路第一個自發性來這演出的藝人,他們在報名后,自主選擇來到這里。”
當青島有了街頭藝人,一座更年輕態的城市正朝著年輕人奔涌而來,一些“古老而有魅力”的城市空間正重新充滿活力,而在以95后為主體的Z世代眼中,一座城市的迷人之處就在于此。(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芝萌 文/圖/視頻)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