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和宣傳群眾身邊的道德典型,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風尚,市文明委決定組織開展2020年度“感動青島”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經各區市、各單位和市內媒體初評申報,全市共推薦候選人224名(含13個團隊)。根據評選標準,按照優中選優原則,經資格審查、評委會評審,產生正式候選人38名。其中正式候選個人35名 (編號01-35),正式候選團隊3個 (編號36-38),排名不分先后。
根據評選規則和要求,38名正式候選人名單及事跡簡介于12月14日起集中宣傳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時間為2020年12月14日8:00至12月18日24:00。公示期間,歡迎社會各界了解學習正式候選人事跡,并進行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評議和監督。如對候選人事跡有異議,請于2020年12月18日24:00前反映。以單位名義反映的,加蓋本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的,使用真實姓名并提供具體聯系方式。
反映意見請發電子郵 箱 :wenming-shimin2014@163.com;傳 真 :0532 -85912881。
正式候選人名單事跡(排名不分先后)
編號01
匡延珍 青島國棉九廠退休工人
87歲的匡延珍,有著70年黨齡,退休后的10多年中,她依然堅持幫助華僑同胞尋找親人,幫助40多個歸僑、臺胞、僑眷家庭重新團聚。僑胞們和親人分別太久,提供的家人信息也都是多年以前的,匡延珍常常走遍青島的大街小巷,只要僑胞們能描述出的地方,都一遍遍地去打聽,只為找到當年親人的一絲線索。
編號02
黃淑英 生前系膠州市膠西街道布袋屯村村民
2013年4月,黃淑英在膠州市紅十字會簽訂了遺體捐贈協議。2019年12月21日,70歲的黃淑英因病去世,按照她的遺愿,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眼角膜捐獻給青島眼科醫院,成為膠州市第27例遺體、人體器官組織捐獻者。黃淑英生前當過村里的民辦教師和村醫,把自己的一生奉獻在教書育人和治病救人的崗位上。
編號03
李 巧 青島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園林環衛有限公司長江路作業隊網格員
2001年開始,李巧先后為環衛工人們籌集衣物8000多件,2017年,她向公司提議成立了全區第一家關愛環衛工人的公益性組織——“青島市黃島區一枝一葉公益服務社”,服務社先后開展200多場愛心慈善活動,籌集善款170余萬元、愛心物資價值100余萬元,受益環衛工人達3萬多人次。
編號04
江志堅 即墨區“環秀愛心行”學雷鋒志愿服務隊負責人
在疫情防控的最關鍵階段,他自費購買了防護服、消毒液、噴灑用具等用品,主動向街道提出為所有小區及村莊義務進行噴灑消殺,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江志堅帶領著學雷鋒志愿者服務先鋒隊的5名隊員,為轄區各條主干道以及40余個小區、村莊進行了全面消毒,平均每天消殺面積10萬平方米。
編號05
劉統國 市北區海倫路街道嘉定山社區居民
2012年7月25日,劉統國路遇一位老人突發心臟病,他主動停車將老人送往醫院搶救,挽回了老人的生命。今年疫情期間,他從大年初三就挺身而出,堅守一線一直到7月;針對社區樓道內墻面的亂貼亂畫現象,他自己掏錢購買了200多塊錢的勞動用具,帶領社區志愿者對10個開放式樓座、21個單元的樓道進行了清理和粉刷。
編號06
盧振華 青島真情巴士集團有限公司K1路駕駛員
2014年10月,盧振華偶遇坐著輪椅前來乘車的患病男孩赫赫,赫赫每天在媽媽的陪同下乘車去做康復訓練,他習慣性地將赫赫抱著上下車。結緣后,盧振華決心長期幫扶赫赫家庭。6年間,盧振華每天都要抱著赫赫上下車,買手機、買衣服、買玩具……終于,赫赫從不會說話到能說出“盧爸爸……你好”。
編號07
戴宗升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大麥島社區居民
今年疫情期間,他主動請纓,逆行而上,堅守防疫崗位6個月,為一方居民守護一片天空。戴宗升是Rh陰性血,獻血成了他堅持21年的公益事業,從1997年到2018年,他累計獻血超過14000毫升,21年來,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求助電話,戴宗升就會義不容辭趕往血站,獻出特殊的“熊貓血”。
編號08
姜 波 青島市地平線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級農藝師
2003年,姜波通過互聯網線上推廣幫助附近菜農賣菜,把蔬菜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到國外,姜波是山東省首位利用互聯網線上銷售蔬菜的人,開創了農民創業新局面。 2008年,姜波牽頭創辦了青島市地平線蔬菜專業合作社,帶動8個村莊106戶農民創業。
編號09 (三人同一事跡)
王懷忠 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干部
苗在佩 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北門里村村民
楊桂花 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觀海華庭小區居民
2019年9月13日早晨5點多,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觀海華庭小區東門一家熟食店發生爆燃。王懷忠、苗在佩、楊桂花三人見狀后立即報警,并第一時間沖向火海,王懷忠、苗在佩把楊桂花搭海鮮的棉被披在身上闖入火海救人,見到滿身是火的店主王長文后,他倆立即把自己身上的濕棉被取下來裹住王長文,把他救出火海。
編號10
宋玉武 平度市同和街道宋家趙戈莊村村民
2020年6月3日早晨6點半,宋玉武看到對面樓上有一女子用毛巾蒙著眼睛頭朝下懸掛在閣樓窗戶的外側。他第一時間報警,并讓住附近的朋友趕快拿來棉被救人。女子墜樓后砸中宋玉武頭部,造成其顱內血腫和全身多處骨折。好人有好報,在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關懷下,宋玉武已基本自理,能下地走路,現在慢慢康復中。
編號11
欒德鑫 市南區八大湖街道高郵湖路社區居民
2020年9月1日凌晨4點半左右,寧夏路201號1號樓405戶燃氣爆燃。同住該單元的401戶居民欒德鑫被爆炸聲驚醒,趕緊撥打了119、120急救電話。他不顧個人安危沖進火海,先是用樓道里的兩個滅火器將電箱上的火撲滅,隨后開始疏散同樓層的鄰居。在欒德鑫的幫助下,單元樓里大多數居民得到了安全撤離。
編號12
王 軍 國家稅務總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第二稅務所四級主辦
2016年,王軍的戰友任虎成意外去世。悲痛之余,看著失去獨子、痛不欲生的任大爺和陳大娘兩位老人,王軍輕聲對老人說:“別怕,還有我。 ”從此以后,每日60公里的往返、尋醫問藥……1600余個日夜,見證了王軍不是親子猶勝親子的溫暖陪伴。
編號13
代松濤 青島誠信興通快運服務有限公司貨車司機
2020年春節,在疫情來勢洶洶的危險時刻,代松濤作出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決定——馳援武漢。 1月30日晚7點,代松濤瞞著父母,告別妻子后便載著33噸新鮮胡蘿卜上路了。經過2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1月31日下午6點,他抵達武漢市江夏區雷神山醫院附近,卸完貨物后便匆匆返回山東。就這樣,代松濤先后8次遠赴武漢等地,將200多噸愛心物資運送到戰“疫”一線。
編號14
孫立芳 平度市李園街道西關中學教師
從教30年來,孫立芳一直擔任班主任,扎根農村教育20年。她愛生如子,資助學生,無數次深度家訪,讓一個個面臨輟學的學生重返校園。她傾心付出,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幫患有輕度抑郁癥的孩子走向陽光,將聾啞父母的孩子喚回有聲世界。
編號15
姜法春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科主任
姜法春在青島市應對非典、甲流、出血熱以及輸入性傳染病等重點傳染病疫情工作中都有突出表現,參與了奧帆賽、殘奧帆賽、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等重大活動的保障工作,高效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目前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組織協調并參與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密接追蹤管理等工作。
編號16
孫文欣 市市立醫院呼吸科護士長
今年疫情發生后,孫文欣主動請纓,參加山東省首批援鄂醫療隊,擔任青島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和第四護理組組長,隨隊駐扎在尚未啟用的黃岡大別山醫療區域中心。她和隊員們連夜“開荒”,30多個小時完成隔離病區改造,接收救治病人;自學當地方言,為病人做心理護理;面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她帶領護士喂水喂飯,獲得病人的廣泛贊譽。
編號17
徐德祥 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
2020年初,當疫情發生時,徐德祥主動報名并參加山東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在疫區一線工作的57天,他每個班次都沖鋒在隔離病區,以患者為中心,主動承擔各種高風險操作,積極推行24小時床旁滴定式診療的模式,共參與救治263例確診病患,52例危重癥全部存活。
編號18
陸學超 海慈醫療集團肺病科副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
今年2月9日,陸學超作為海慈援鄂醫療隊領隊,帶領醫護人員踏上去湖北援助的征程。接管光谷院區重癥病區后,陸學超帶領醫療隊員開展救治工作。隔離病房收治的危重癥患者,經歷諸多痛苦和離別,不愿配合治療。陸學超將他們的病情熟記于心,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安撫開導。他們援鄂52天,創造了零死亡、零復發、零差錯、零投訴的戰績。
編號19
張海川 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黃島邊防派出所所長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張海川所在轄區郭家臺子社區2人確診,社區實施封控管理。張海川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到一線部署,確保全民戰疫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警24年以來,張海川兩次榮立三等功,榮獲山東省“十大邊防衛士”、首屆青島市新時代“十佳人民警察”提名獎、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稱號。
編號20
秦 文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衛生事業管理主管醫師
秦文是國家衛健委院感防控專家組成員之一,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導工作,是山東省醫療衛生系統“逆行”武漢第一人,也是山東省最晚返回的醫務人員。她與病毒抗爭,為生命接力,在武漢抗疫攻堅戰最后階段,為確保醫務人員不發生感染,最大限度降低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詮釋一名院感醫生的神圣職責。
編號21
張 莉 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隱珠派出所指導員
張莉在戶籍業務辦理中創新推行“容缺受理”審批服務機制,借助先進科技信息手段和大數據實踐應用,建成了全市首家 “智慧警務室”,實行24小時自助服務。她主動請纓牽頭在全市率先開展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示范工程,其改革創新經驗受到市委政法委等部門的一致好評。
編號22
張孝田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心外科手術時間長,急癥手術多,張孝田手機24小時開機待命,節假日常規聽班,經常一周加班20多個小時。疫情發生后,張孝田中止休假,返回醫院待命,并為疫區捐款捐物。作為青島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張孝田和130余名醫護同事“一夜成軍”集結出發。為搶抓插管時機,挽救患者生命,他曾1天內完成6例高難度插管,均一次成功,創院區紀錄。
編號23
孫曉蘭 國網青島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變電運維三班班長
孫曉蘭負責市南市北核心區40座變電站的運維管理。核心城區供電可靠性要求高,設備異常必須即時響應,孫曉蘭經常以辦公室為家,24小時待命,全力保障居民及重要客戶可靠用電。疫情期間她兩個月無休,圓滿完成市立醫院、青大附院等6個定點救治醫院、9個發熱門診、5個疫情防控辦公室供電保障重任。
編號24
尹 星 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運營二中心車輛部工程車檢修工
作為一名車輛檢修技師、青島地鐵“暢達幸福”的護航人,尹星26年來扎根一線、大膽創新,牽頭搭建了“青島地鐵尹星技師工作站”,完成科研創新項目50余項,在全國軌道交通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在國家級期刊發表技術論文35篇,獲得國家專利1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1000余萬元。
編號25
李秋航 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
作為按時間收費的律師,李秋航卻把大量時間用在義務普法上,她在律所創辦之初就開通了免費法律咨詢熱線,帶隊到村莊、社區、學校舉辦法律講座。疫情發生以來,李秋航第一時間加入青島市律師抗“疫”志愿團,利用網絡視頻會議方式,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復產復工法律咨詢,其中成功化解了一起標的額近千萬元的合同糾紛案件。
編號26
李 健 萊西市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李健全程參與了萊西市全部涉黑涉惡案件的公訴審理,雖然臨近退休,但她干勁不減,不畏艱難,讓74名被告人得到了應有的懲處。 2009年至2012年,連續4年被青島市人民檢察院評為辦案能手,2011年、2012年,李健因辦理涉黑案件工作成績突出,分別獲萊西市委、市政府嘉獎,榮立三等功。
編號27
梁建英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梁建英主持研制的CRH380A動車組,創造了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主持研制的“復興號”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作為技術領軍人物,梁建英帶領團隊攻克高速動車組關鍵核心技術,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助力中國高鐵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編號28
陳呈章 市公安局市南分局珠海路派出所一級高級警長
18年風雨“片警”路,陳呈章始終與時代同向而行。2008年奧運會后,針對小區外國人不斷增多的情況,他率先提出“社區警務國際化”,打造全省首家“涉外警務室”。上合峰會后,他創新“1+2+N”模式,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做好社區管理。今年,陳呈章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
編號29
于文成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
今年疫情期間,于文成日夜堅守在青島防控一線,和專家組成員們診斷確診山東省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元宵節青大附院接到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的命令,于文成再次主動請纓,成為出征隊伍中年齡最大的醫生。在專家組長于文成的帶領下,醫療隊累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97人,贏得了各級專家組高度評價和患者的信任與褒揚。
編號30
胡克濤 青島金萊熱電有限公司汽機專工兼維修班長
在企業,胡克濤是出了名的技術狂人,為了攻克技術難題、實現自主創新,他經常不眠不休,帶領班組日夜奮戰。他創新的多項新技術,獲得國內專家和同行的認可,被行業內稱作“汽輪機診治專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克濤創新工作室”成為能源熱電青年技能培訓實作基地。
編號31
宋偉東 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五大隊科員
2020年6月2日,宋偉東與同事按計劃在青島火車北站東廣場站前路進行執法檢查時,遭遇一輛涉嫌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的“黑車”暴力抗法,宋偉東被車輪兩次碾壓及拖行。目前宋偉東已進行4次修復手術,正在繼續康復治療。
編號32
孫 明 生前任山東省青島監獄第五監區副監區長
疫情發生后,他率先帶隊參加監獄第一批封閉執勤任務,在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任務最緊急的關鍵時期,連續60天堅守在監獄疫情防控第一線,全力確保了監區疫情防控“零輸入”“零感染”、監管安全“零事故”。 9月29日,孫明在獄內封閉執勤崗位上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犧牲,年僅45歲。
編號33
孫世春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
孫世春從事水生無脊椎動物的科研工作30多年,發表論文/著作120余篇,獲市青年科技獎、海洋創新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獎勵。為助力西藏雙湖縣精準脫貧,孫世春帶領團隊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援助工作。
編號34
王慎芳 市公安局李滄分局李村派出所向陽路社區民警
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曾榮獲山東省優秀人民警察、山東省優秀社區民警標兵等榮譽稱號,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2019年12月,被李滄區委評為“感動李滄”十佳人物。 2020年8月被評為最美退役軍人。
編號35
徐秀玉 城陽區城陽街道城陽村社區居民
在城陽村社區,提起徐秀玉,村民們總是評價她賢惠、堅強、能干。 45年來,她和婆婆從未紅過臉、吵過架,多年的婆媳變成了母女。徐秀玉用行動詮釋了孝心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用付出傳遞著血濃于水的親情。
編號36
青島市鄉村振興工作隊
2018年4月,市委率先在全省選派20個鄉村振興工作隊,派駐平度市、萊西市20個經濟相對薄弱的鎮街、100個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開展聯鎮幫村工作。派駐兩年多來,工作隊成員發揮了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先鋒隊”作用,交上了一份讓市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答卷。
編號37
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
“連鋼創新團隊”僅用3年半時間完成國外碼頭8-10年的研發建設任務,打破了西方技術壟斷,實現了全面超越。一開港便創下了橋吊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的全球自動化碼頭開港最高紀錄,后又五次刷新紀錄,創出了橋吊單機效率44.6自然箱/小時的世界最高紀錄。
編號38
青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群體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島市先后派出5批次來自全市11家醫療機構共計306名醫護人員,星夜兼程火速增援湖北武漢、黃岡。經過近兩個月的共同努力,青島市援鄂隊員圓滿完成馳援任務,凱旋歸來。(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文超)

掃碼觀看38名正式候選人事跡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