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北區
汝陽路33號西側:公園變“公廁”
“汝陽路33號樓座西側有一處小公園,建設得挺好的,可是管理不善,又沒有照明設施,經常有人在里面大小便,使之成了臟亂差之地,周邊居民都敬而遠之,真是太可惜了。”近日,市民王先生(化名)通過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為了解決小公園的管理問題,他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卻都沒有實質性效果。

王先生向記者展示他的投訴記錄。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12月12日18時許,記者來到這處小公園。它位于洛陽路與太康支路中間,南北長100米左右,東西寬15米左右,與東側的汝陽路33號樓只隔了一條四五米寬的道路。站在洛陽路上看過去,小公園非常漂亮,四周有造型精巧的圍欄,里面有錯落有致的喬灌木。然而,當記者從大門走進公園時,眼前景象卻截然不同: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騷臭味,地面上更是有多處如水漬一樣的痕跡。繼續前行,小路上居然有排泄物。因為沒有路燈,記者只好打開手機上的手電筒照明。
“地上的水漬是剛剛留下的尿液,空氣中散發著騷味。現在天氣涼,氣味已經小多了,夏天的時候這里樹木茂盛,空氣不流通,除了想‘方便’的人,別人根本就不敢往里進。”王先生說道。
王先生在小公園附近生活多年,對其歷史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小公園原為一條水溝,多年前被改造成了公園。雖然建設得很漂亮,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公園內沒有照明設施,晚上成為路過行人便溺的場所,經常臭氣熏天。夏天的時候,公園里更是蚊蟲肆虐,周邊居民避之不及。
小公園之所以成為“大眾廁所”,除了自身問題,與區域公廁設置不合理也有密切關系。“洛陽路兩側商戶密集,很多人都在這里活動,而這一片區域沒有公共廁所。小公園里有樹木遮擋,晚上又是漆黑一片,想上廁所的人自然而然就過來了。”王先生邊說邊打開手機上的地圖軟件,并在上面搜索“公廁”。記者在地圖軟件上看到,距離小公園南門最近的公廁位于海琴廣場南端,距此有五六百米的距離,步行過去需要七八分鐘。
王先生告訴記者,為解決小公園的臟亂差問題,他反映了很多次,但都沒有什么實質性效果。“開始的時候,我要求加強公園管理,并安裝照明設施。相關部門有所動作,派人把公園進行了打掃。但因為沒有長效管理機制,沒多久各種臟亂差就回潮了,公園里依舊是臭氣熏天。后來,我不要求加強公園管理了,而是要求在公園南側靠近洛陽路的地方建個公廁,但這一提議石沉大海,直接就沒了動靜。這么好的一個小公園,咋就沒人能好好管一下呢?”王先生非常不解。
西海岸新區
海邊廣場:綠地變“車位”
一個可以臨海看日出的市民廣場,由于管理不善,綠地成了可以隨意泊車的停車場,成堆的建筑垃圾隨處可見。“4年前我們搬到萬達維多利亞港小區時,海邊的這個廣場曾是最吸引人的活動場所,可現在的廣場成了建筑垃圾堆放地,大片綠地也成了停車場,好好的市民廣場破落成這個樣子,真令人惋惜。”家住西海岸新區萬達維多利亞港小區的孫先生說。
沿漢江路向西,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的最西端。這是一片如同探入大海的半島地塊,憑海臨風環境優美,臨海處建有一個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的市民廣場。遠遠看去,廣場上有座數十米高的紅色雕塑,雕塑與橫跨廣場的空中走廊建筑相連,讓廣場看起來充滿時尚氣息。然而走進廣場內,建筑垃圾成堆、車輛亂停的現狀讓人大跌眼鏡。廣場東側偌大的草坪上,橫七豎八停放著二三十輛小轎車,草坪上一個運動主題的雕塑,周圍也被亂停車輛圍滿。記者沿草坪間的大理石道路前行,看到道路兩側多個彩色塑膠地面被車輛擠占。草坪北側的灌木叢被亂停車輛全部遮擋,有個別車身較長的面包車甚至開進灌木叢,將一些灌木齊根壓斷。

廣場綠地垃圾堆放、亂停車現象嚴重。
記者從廣場東側的空中走廊走到高處,俯瞰整個廣場。從這里可以看到,亂停車現象不只是出現在廣場西半部分的草坪區域,廣場東側的硬化活動場地上,也是亂停車輛,硬化地面的花崗巖地磚很多被壓碎變形。
此外,空中走廊兩側的廣場空地上儼然成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放地,數個休閑座椅被建筑垃圾圍在中間,座椅上布滿沙土雜物。
“選擇在這個小區買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區外有這個大型的市民廣場,居民們茶余飯后都會到這個廣場上休閑健身。前兩年我還帶著孩子在這片廣場綠地上放風箏,誰知現在綠地竟然成了停車場。”孫先生告訴記者,市民廣場從兩年前開始出現管理松散的問題。原本廣場東西兩頭的步行道有隔離樁,隔離樁損毀后,也沒人來維修,一些外來車輛就從隔離樁空隙處開進廣場,以至于草坪逐漸成了停車區域。
“這么好的空間資源就因為疏于管理,短時間破敗成現在這個樣子,實在令人痛心。”帶著孩子在空中走廊玩耍的于女士說,“偌大的廣場現在僅剩空中走廊還能讓孩子們跑兩步,如果讓孩子在廣場上活動,很容易被進出停車場的車輛撞到。”
李滄區
遵義路小廣場:歌聲變噪聲
“每天晚上6點至6點半這個時間段開唱,一直到晚上9點半結束,聲音巨大且刺耳,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兩年多了。”近日,家住李滄區灣頭馨苑小區的王先生(化名)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小區南側遵義路路邊的一處小廣場,夜間有市民在這里高聲唱歌,影響周邊居民生活休息。
12月13日19時30分,記者驅車來到遵義路與灣頭民俗街交叉口,在距離路口幾十米的位置就能聽見陣陣歌聲回蕩在夜空當中,在遵義路北側車位駐車后,響亮的歌聲仿佛就在耳邊。此時,記者通過噪音分貝測試軟件進行測試,顯示聲音達到75分貝。

歌聲成為周邊居民厭煩的噪音。
記者步行橫穿遵義路,見到多位市民在路邊一處小廣場內載歌載舞,廣場內麥克風、音響、三腳架、手機等直播設備一應俱全。一位男性市民正手持麥克風在直播設備前歌唱,另有多位市民踏著音樂節拍舞動。與室外零下氣溫相比,這些人歌唱的熱情更讓王先生難以忍受。“這哪里是在唱歌,分明就是在喊,堪比噪音,天天晚上在這兒唱,風雨無阻,雷打不動。”王先生說。
記者站在小廣場邊緣觀看演唱,此時噪音分貝測試軟件顯示聲音達到了85分貝。該處小廣場西側緊鄰樓山后景觀河,飯后遛彎的市民步行至此都加快腳步。“有時能唱到9點半以后,也聽不清唱的什么。”一位市民說道。記者采訪多位路人,他們都用“躁死了”這句青島方言表達不滿。
王先生的住所位于灣頭馨苑小區最南側,陽臺正對著市民唱歌的小廣場,直線距離不過70米,這排樓房就成了歌聲的直接“受害者”。“夏天都不敢開窗,開著窗都聽不清電視里的聲音。特別是音響發出的高音,特別吵鬧。”王先生說。記者在灣頭馨苑小區南側墻角位置再次用噪音分貝測試軟件檢測,顯示聲音有65分貝左右。
采訪中,多位市民表示被此歌聲困擾很久了。據王先生透露,小區居民多次就此擾民行為撥打110報警電話,民警來了,唱歌者就收拾設備提早“收攤”,但第二天原地照舊“開唱”。無奈之下,王先生撥打市政務服務熱線反映此問題,李滄區回復稱,廣場舞屬于居民自發的娛樂行為,并不涉及商家的經濟利益。
而《青島市環境噪聲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文提出,“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持周圍環境安靜,并有權對造成環境噪聲污染者,進行檢舉和控告。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單位和個人,應消除污染,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該《規定》將“人為活動所產生的除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和交通運輸噪聲之外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稱為社會生活噪聲,規定“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和其他各縣級市、區城區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室外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市南區
太平角公園:照明變“失明”
近日,有市民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太平角公園中央道路上很多路燈存在故障,夜晚照明不足,感覺很不安全。
根據市民反映的情況,12月14日18時左右,記者來到湛山路8號太平角公園實地探訪。太平角公園有一條中央道路,大多數市民游客都會在此處休閑游玩。記者從北一門進入公園,看到這條中央道路只有南側安裝了路燈,兩盞路燈間的距離約有20米。但這些路燈的光線非常微弱,“勉強”照亮周邊。記者沿著中央道路前行,在途經三盞路燈后,前方的道路就陷入了黑暗,有兩盞路燈處于“熄滅”狀態。在行走了60余米之后,前方的道路才再次出現亮光。在長300余米的中央道路路段,這樣時明時暗的狀況持續了全程。記者沿中央道路來回走了兩趟,發現道路全程共安裝了19盞路燈,其中不亮的就有9盞,幾乎占了總數的一半。另外,在西門停車場內的4盞路燈中,只有1盞處于照明狀態。

太平角公園許多路燈損壞,夜晚環境昏暗。
“太平角公園景致不錯,我和家人常常在晚飯后一起來這邊散步。但是路燈照明效果很差,亮度勉強能看見路,需要時常注意腳下。如果一個人從這里走,會有點害怕。”一位路過的市民告訴記者。
探訪當晚,來此公園游玩的市民不太多,大部分是匆匆路過的行人。當行人從遠處走來時,記者只能看到其模糊的人影。記者在公園東門入口處看到一張《青島太平角公園平面圖》,顯示公園以中央道路為界分為南區和北區。記者順著景觀小路來到公園南區的山坡上,途中沒有看到景觀燈。南區的景觀小路、樹木花草旁一片漆黑,照明只能依靠自然光、湛山一路路燈以及周邊建筑燈光帶來的光線。
就路燈大范圍損壞問題,記者以市民身份致電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園林綠化管理處進行反映。工作人員回答,如果公園里的路燈壞了,工作人員發現了會主動進行維修。對于正常路燈為何亮度不足的問題,他解釋:太平角公園的路燈是園藝燈,和正常的路燈功能要求有區別。路燈更多以照度為標準,而公園路燈除了照度還要兼顧其他功能性,不要求特別明亮。
但是市民的感受不同。“冬天天黑得早,這么多路燈都出現了故障,使這里環境昏暗,感覺非常不安全,也不應該。既然太平角公園是公眾休閑場所,起碼的照明功能是應該具備的。”一位市民說。(本版撰稿/攝影 邱正)
部門回音:
這些留言已回應 問題解決進行中
配建電動車充電樁
12月9日,本報刊發《充電問題多,居民希望“快規范”》專題,共刊出反映電動車樓道內充電、安裝充電樁被拒等問題的留言10條。
截至昨日上午,本報已收到8條留言的回復。其中,李滄區對興華苑小區居民在天然氣管道附近給電動車充電問題、百通馨苑三期物業拒絕出具同意安裝充電樁證明問題進行了回復;西海岸新區對海王路貝多芬公館小區物業公司拒絕出具同意安裝充電樁證明的問題進行了回復;嶗山區對依山伴城小區物業公司不予出具同意安裝充電樁證明的問題進行了回復;即墨區對海信馬山新城二期物業拒絕業主安裝充電樁的問題進行了回復;城陽區對銀盛泰泰馨苑小區有居民在樓道內充電問題進行了回復;平度市對東方明珠小區未設充電區域問題、紅旗路北歐河畔小區有居民在樓道內給電動車充電問題進行了回復。回復率80%。
還有2條留言未收到回復,分別為膠州市中央公園小區B區沒有集中充電區、居民在樓道內給電動車充電問題,以及膠州市宋城福邸小區沒有集中充電區、電動車充電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下達通知限期拆違
12月9日,本報刊發《違建擋施工,百姓盼望“快拆除”》專題,共刊發反映小區內存在違章建筑問題的留言9條。
截至昨日上午,本報收到9條留言的回復。其中,市南區對浙江路6號違建問題、樂清路與龍田路美容美發店侵占公共區域問題進行了回復;萊西市對新村二區別墅區一住戶私自加蓋房屋問題、樂好時代城小區2號樓某業主侵占公共區域問題、名都花苑小區違建陽光房問題進行了回復;西海岸新區對德惠鳳凰都小區二期一住戶私自加蓋房屋問題進行了回復;城陽區對龍湖滟瀾海岸雙瓏原著小區存在一處鐵皮涼亭樣板房問題、禮陽路110號金潤馳汽修處私自建設8個活動板房問題進行了回復;膠州市對福州南路中央公園小區29號樓一層網點洗浴中心在二層平臺建樓梯及鋼結構房屋問題進行了回復。回復率100%。
巡查整治“冒市”現象
12月9日,本報刊發《商販頻“冒市”,百姓呼吁“快管管”》專題,共刊出反映占道經營問題的留言10條。
截至昨日上午,本報已收到10條留言的回復。其中,西海岸新區對嘉陵江路農貿市場至白云山路商販占道經營問題進行了回復;李滄區對華中農貿市場南門每天凌晨攤販占路經營問題進行了回復;市北區對鎮江北路農貿市場長期存在“冒市”問題、開平路民生農貿市場商販“冒市”占路問題進行了回復;城陽區對夏莊水青花都小區崔家溝集商販攤位延伸到居民樓下問題、棘洪灘街道宏通路農貿市場“冒市”經營問題、王沙路夏莊集市和源頭集市攤販占道經營問題、紅島嘉苑小區附近農貿市場前商販占路經營問題進行了回復;膠州市對蘭州西路西湖市場門前有大量攤位和游商浮販占路經營問題,中云農貿市場到市中小區西區的路上有宰殺活雞噪聲擾民問題進行了回復。回復率100%。
道路修復列入計劃
12月9日,本報刊發《路面遭損壞,市民期盼“快修復”》專題,共刊出反映道路破損、道路擁堵等問題的留言12條。
截至昨日上午,本報已收到11條留言的回復。其中,即墨區對店子山三路燃氣管道掘路施工后沒有及時恢復路面問題進行了回復;西海岸新區對張家樓地鐵站附近道路損壞嚴重問題、水靈山路利群家樂城北側人行橫道設置問題進行了回復;高新區對灑水車早高峰時段沖洗馬路造成行車不便問題進行了回復;平度市對張戈莊鎮西沙溝村南土路破損嚴重問題、清河路需要設置禁止停車標志的問題進行了回復;城陽區對仙山東路趙村橋南頭路口沒有紅綠燈問題進行了回復;市北區對宣化路與宜昌路路口沒有交通信號燈和監控攝像頭問題、遼陽西路258號恒苑小區東門右側道路排水不暢問題、登州路西側違章停車問題、宜昌新苑小區通往興隆路的一條小路破損嚴重問題進行了回復。回復率92%。
另有1條留言未收到回復,為觀海網友旭日帥峰反映的膠州市香港路與書香街路口南側有一個消防栓立在路中間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具體回復內容請掃描二維碼查看。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