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16日7版
一周說
人臉可以“識別” 溫暖不該“隱身”
嚴冬已來,“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活動的熱潮卻依然沒有褪去。
自“三我”活動開展以來,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接到許多市民的來電來信留言,這些留言如一張大網,事無巨細,包羅萬象,將百姓生活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和痛點“一網打盡”,也如一個智能識別系統,探測出相關區市、部門工作改進的方向和提升的空間。
寒冬里,如何將“家里”的事辦理好,把青島的問題解決好,一方面考驗著區市、部門的執政能力和落實效能,另一方面,也檢驗著其在回復整改中的溫情和溫暖。
12月10日,觀海網友eZx2Tm在“直通12345”平臺上反映,膠州市各大售樓處都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只要去看房都會被采集人臉,這侵犯了個人肖像權及隱私權,望相關部門查處。膠州市的回復中稱,經膠州市公安局落實,建議來話人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人臉識別系統是個新生事物,由于沒有經驗,缺乏先例,此類問題處理起來難免有點棘手。相關部門如此回復,表面看起來并無理性上的“硬傷”,但卻總讓人感覺到一絲涼意。觀海網友vgHFa8調侃說,回復看到了,老百姓今后有啥事,都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就行,部門可以先歇歇了。
調查發現,今年以來,人臉識別系統成了島城一些售樓處的“標配”。盡管售樓處的置業顧問聲稱人臉識別主要是為了“區分客戶來源”,但看房者普遍擔憂,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自己的臉部信息會不會被隨意泄露?事實上,就人臉識別問題,《網絡安全法》和《民法典》已有相關規定。今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也提供了更加詳細的操作指南:收集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前,應單獨向個人信息主體告知收集、使用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以及存儲時間等規則,并征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明示同意。也就是說,征集個人信息必須要遵循必要性原則,否則就是違法。此前,天津、南京等地紛紛出臺政策,禁止非法采集人臉信息、叫停售樓處強制進行人臉識別。
前有法律條文明確界定,后有先進城市可資借鑒。可在這樣一個話題爭議和網絡熱議的語境下,相關部門回復里卻是一句簡單的“建議通過司法程序解決”,難怪會引發網友的一片吐槽聲。
人臉可以識別,但溫暖不該“隱身”。面對市民對于新生事物的質疑和對職能部門的期待,相關部門是否可以進行一下綜合調研,普及一下相關法規,借鑒一下先進經驗?如此,在面對百姓訴求時,就自然會提升回復“情商”,提高整改溫度,而非簡單生硬地“一言以蔽之”了。
新事物,新問題,還應該有新思路。在“學上?!钡膭訂T講話中,市委書記王清憲曾明確指出,要多留意上海人怎么對待新事物,如何以開放的意識、開放的眼光解決問題,搞清楚背后的機理是什么、穴位在哪里。這個期許,對于許多職能部門的整改回復,同樣具有指導作用。
此前,本報曾發表海納川的署名文章,呼吁政策要更溫馨,其中寫道:政策制定得挺條理、挺理性,但企業就是感受不到政策的溫度。一方面,因為有些政策針對性、操作性不強;另一方面,就是這些政策的制定缺乏“情商”,表述、語言、角度無法讓人一看就懂,一看就能激發興趣,一看就能操作。那么,各區市、部門在回復反饋時,是否也可以再“溫馨”一點、“情商”再高一點,讓百姓感受到更多的真誠和溫度?
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叭嗣裰辽稀笔亲屢蛔鞘忻篮玫拿卦E,相關職能部門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更是美好城市的“標配”。隨著“三我”活動進入“下半場”,越來越多難點、堵點問題浮出水面,只有在回復整改中體現出足夠的溫暖情懷和回應“情商”,讓百姓在寒冬中“讀”出溫暖,“讀”出關愛,才能真正提升“三我”活動最終的百姓體驗感和滿意度,切實護航“讓青島更美好”初衷的全面實現。
諸葛匯·住宅策
安居才能樂業,可關于房子的“那些事”竟然成了許多人的揪心事——
“諸葛匯”開啟住宅問題“頭腦風暴”
作為具有特殊功用的商品,房屋是廣大百姓最為關注的重要生活“大件”。安居樂業也是許多人盼望的美好生活,但住宅相關問題頻發,不但讓美好的愿望成了“奢望”,也無形中影響了城市的幸福度和吸引力。因此,如何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對提升城市的幸福指數至關重要。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開展以來,與住宅相關的問題一直是青島日報全媒體留言平臺上市民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首先要美好的就是自己的“小家”。本報“三我”特刊自今年3月推出以來,已多次推出住宅相關問題留言主題板塊,集中刊發市民吐槽的房屋漏水、電梯安全質量、裝修糾紛、群租房擾民等問題,并跟蹤相關部門、區市整改情況,促進了一批問題解決。
但記者近期在市民留言和來信、來電中發現,市民針對住宅相關問題的投訴熱度不減,房屋延遲交付、交房時“貨不對版”、精裝變“驚裝”、房屋質量等問題依然是不少市民的“心頭堵”。為此,本報今起推出“諸葛匯·住宅策”活動,邀請廣大讀者、網友前往青島日報社“觀?!毙侣効蛻舳耍⊕呙枭戏蕉S碼)“直通12345”欄目留言,或發送郵件到郵箱qdrbyljdb@163.com,就身邊的各類與住宅有關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留言請在標題前注明“諸葛匯·住宅策”,編輯將擇選摘登并提報給相關部門)。
住宅問題·回頭看
這是今年本報刊登住宅相關問題留言及相關部門、區市整改反饋情況的統計:
4月22日,本報7版推出《電梯有故障,百姓生活太不便》留言板塊,刊發市民反映住宅電梯出故障等各類問題留言8條。4月29日,本報8版刊出市南區、市北區和膠州市對于其中4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反饋。
5月13日,本報7版推出《裝修糾紛:業主慨嘆解決慢》留言板塊,刊發市民反映房屋裝修中出現各類問題留言8條。5月27日,本報9版刊出市南區、嶗山區對于其中4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反饋。
6月17日,本報6版推出《屋漏積水“怕”下雨》留言板塊,刊發市民反映房屋質量問題導致的房屋漏雨等問題的留言2條。6月24日,本報8版刊登市南區對于其中1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7月15日,本報7版推出《裝修噪音不斷,居家求安靜》留言板塊,刊發市民反映房屋裝修中出現各類問題留言10條。7月22日,本報8版刊出市城市管理局、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和即墨區對于其中9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反饋。
7月29日,本報15版《揪心!小區電梯故障多》留言板塊,刊發市民反映住宅電梯出故障等各類問題留言10條。8月5日,本報10版刊發市北區、李滄區、城陽區和西海岸新區對于其中8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反饋。
8月26日,本報8版推出《房屋漏雨,快維修!》留言板塊,刊發市民反映房屋質量問題引發漏雨的留言10條。9月2日,本報9版刊出市南區、市北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和即墨區對于其中10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反饋。
12月2日,本報13版推出《群租房擾四鄰,求整治!》留言板塊,刊發市民反映群租房噪音大、內部結構更改存安全隱患等問題的留言11條。12月9日,本報16版刊發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城陽區和西海岸新區對于其中8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反饋。
住宅問題·編輯說
民以居為基,安居方可樂業。
近年來,隨著我市居住條件的全面改善,人居理念已經從“居者有其屋”向“居者優其屋”轉變。但頻頻出現的那些住宅“鬧心事”,卻無形中動搖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根基,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創業之城”,城市管理者必須認真面對這一問題。
安居的根本要義之一,是買到的房屋稱心如意,不會在購房時出現推遲交房、“貨不對版”、房產證“難產”等障礙;安居的內涵自然還包括房屋質量要過關,在居住過程中不會發生房屋頻漏雨、電梯出故障、群租亂擾民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礎,也是城市快速發展的保障。
安居才能樂業。只有市民的居住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創業才能無后顧之憂,創新才能有無限動力。應該說,我市開展“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心氣順,更加細致入微地感受到城市的溫度,滿懷熱情地建設城市。因此,守住“安居”這個根本,才能讓百姓的創業、創新熱情全然迸發,持續滌蕩。

市民留言板
集中整治違規群租行為
為謀取高額利益,目前不少開發商、物業公司或個人將原設計為地下儲藏室、物業用房等用途的地下室改造,作為群租房進行出租,這種行為帶來了巨大的風險隱患和社會矛盾。北京等地已陸續出臺地方性法規,加強對此類違規行為的整治。建議我市相關部門也充分重視,利用好前期疫情防控期間對各社區摸底排查掌握的情況,聯合開展集中專項整治活動,徹底清除地下室群租產生的安全隱患。
市政協委員 包德勖
持續推進垃圾分類普及工作
青島市近年來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據觀察,目前大部分居民只明白垃圾的簡單分類,但對于污染了的塑料袋、留有殘余的酸奶盒、帶有油污的紙張等復合垃圾該怎樣處理或歸類,還存在盲區。因此,建議首先繼續深化對垃圾分類的宣傳,讓市民明確垃圾細分的具體要求;其次,加大對分類垃圾循環再利用的推廣,明確分類后的再處置程序,以增強垃圾分類的科學性和持續性。
青島政協聯誼會 牟紅巖
加速推廣汽車充電樁安裝建設工程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對充電樁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但目前充電樁的安裝僅限于公共停車場,單位和個人安裝充電樁阻礙重重。未來,青島應本著“以充帶車,車充同步”的思路,擴大安裝充電樁的區域,以滿足電動汽車發展需求。建議在居民小區車庫、商業網點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及企事業單位停車場所,安裝足夠的充電樁,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充電條件;同時加強對已有充電樁的及時維護,保證正常使用和充電安全,以加速電動汽車的推廣普及。
青島政協聯誼會 尹桂江
實施示范性智慧即時配送體系
實施商業數字化轉型,立足點是以人為本,滿足市民群眾的消費新需求。鑒于疫情的影響長期存在,建議我市盡快推動“無接觸配送”體系的建設,加快拓展智能末端配送設施的投放范圍,加大智能快件箱、取物柜在社區、醫院、學校、商務樓宇等布局。同時,支持電商企業開展同城即時配送;推動物流倉儲中心、分撥中心、快件轉運中心和配送站等布局,合理設置生鮮前置倉布局和建設規模,著力構建覆蓋15分鐘社區生活圈及住宅小區的智能末端配送體系。
市民 黃女士
盡快編制家庭應急物資清單
面對災情或突發事件,第一時間自救、避險或撤離,可把損失和傷亡降到最低,因此,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應急物資儲備尤為必要。北京市、上海市等城市不久前都發布了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建議青島市在全國基礎版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的基礎上,針對本地實際,參考其他省市相關清單,在充分考慮重要性、可靠性、便攜性及經濟實用等因素的前提下,加快編制青島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增強市民應急和防災減災意識。
網友 童話
青報投訴平臺上周熱點
廣告牌匾亂象多 私占車位惹人煩
上周(12月7日至12月13日),“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青島日報社全媒體線上征集平臺和輿論監督電話(82863300、82933327)、郵箱(qdrbyljdb@163.com)共收到讀者、網友來信、來電、留言200多條。其中,廣告牌匾亂象、私裝地鎖問題、物業收費糾紛、噪音擾民問題等是讀者、網友關注焦點。
島城一些公共場所和道路上的廣告牌匾存在諸多問題,成為市民和游客投訴熱點。其中,廣告牌安裝不合理、廣告圍擋設置不當、廣告牌匾延遲安裝、電子廣告屏擾民等問題尤受關注。盡快糾正和彌補這些缺漏,提升城市戶外廣告管理水平,直接影響青島的對外形象。
隨著停車糾紛日益增多,私占車位問題也對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近期,多位網友留言,反映小區內居民私裝地鎖、雜物私占車位存安全隱患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能對此有效監管。
市民對于居住小區管理服務的關注熱度不減。本期特刊聚焦小區物業收費問題,集中刊發有關物業亂收費、收費與服務不匹配、物業捆綁收費、不開發票等留言,呼吁相關部門履職盡責,根治物業收費亂象。
噪音擾民問題一直都是市民關注的難點問題。近日,還有不少市民反映夜間施工噪音擾民、小區活動噪音擾民、交通噪音擾民等問題,呼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盡快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
12345熱線近期熱點
物業服務持續遭吐槽 路燈管理入冬受關注
根據市政務服務熱線12345數據分析,近期市民關注熱點包括琴島通敬老卡新政策、物業服務、路燈管理等問題。
●琴島通敬老卡新政策。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老年人優待政策的通知》,我市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更新升級琴島通敬老卡,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自愿辦理琴島通敬老卡,享受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待遇。多位市民來電咨詢新琴島通敬老卡申請方式、辦理地點、舊琴島通老年半價卡余額退費等問題,建議相關部門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
●物業服務相關問題。多位市民反映:市北區臺柳路天匯小區物業收取物業管理費高于國家規定最高標準;李滄區金川路郁金香岸小區物業衛生清潔不到位、服務態度差;膠州市長江路奧林春天新建小區物業要求業主繳納一年物業費和車輛管理費才交付鑰匙,建議相關部門協調處理。
●路燈管理問題。多位市民反映:城陽區金明路、膠州市萊州路等路段路燈開燈時間較晚,關燈時間較早;嶗山區勁松六路、西海岸新區鐵橛山西路等路段路燈存在故障,建議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16日7版
(點擊版面查看全部內容)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16日9版
(點擊版面查看全部內容)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16日10版
(點擊版面查看全部內容)
責任編輯:程雪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