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的清晨,青島婦兒醫院產科急診門口,一位臨產的孕婦在正常就診,她面色平靜沒有太多臨產時的痛苦表情,只是訴說有點小腹下墜感。然而產科急診劉醫生為她進行產科內診時,手一探進產道感覺不妙:有條索狀物伴有波動感,劉醫師立即緊急啟動產科急救應急流程。“快來人幫忙。”門口分診的翟護士聞訊立刻進入診室查看情況,看到急診醫生一手堵在孕婦產道焦急的說道“這名孕婦臍帶脫垂了,快送手術室!”
臍帶脫垂是臍帶先于胎兒從產道脫出,是產婦臨產時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一旦臍帶受到擠壓,胎兒極有可能發生胎死宮內,即便搶救成功,寶寶也很有可能因大腦長時間缺氧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從而影響孩子一生。
時間就是生命,翟護士立刻從醫生手中接過多普勒胎心儀,持續監聽胎兒的胎心情況,胎兒的胎心率從100次/分逐漸降到60—50次/分,并且在持續減慢。產科門診護士立刻聯系分娩區工作人員、手術梯控梯平車及陪檢人員,并與產科醫生緊急開通入院綠色通道。產科中心醫護人員接到通知后立即啟動快速反應團隊,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準備進行急診剖宮產術。
期間,劉醫生一直托舉著,一刻也不敢放松。工作人員推平車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后,醫護人員立刻將孕婦合力轉移到平車,托舉著孕婦,一起向住院電梯跑去。從門診看診到護送孕婦至手術開始用時不到5分鐘,所有醫護人員緊密銜接,與時間賽跑,一秒不敢耽誤。
手術室一切準備就緒立即開始手術。3分鐘不到,孩子迅速娩出。評估新生兒狀況良好,伴隨著孩子響亮的哭聲,手術室所有人松了口氣。
產科,是一個充滿喜悅,帶來希望的地方,但突如其來的風險也無處不在。在危機時刻,產科醫護人員再次用一雙溫暖有力的手,托起生的希望,托起一個幸福的家庭。新生寶寶的“啼哭”、媽媽的笑容是這場賽跑中最好的嘉獎!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于波 通訊員 畢乙賀
責任編輯: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