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竇霽雯(青島農業大學 學生)
今年七月,杭州女子古女士出門取快遞時被人偷拍錄像,被捏造為“出軌快遞小哥的蕩婦”并在網絡上大范圍傳播,該謠言對古女士的工作生活產生了極大的不良影響。最近她以“誹謗罪”向杭州余杭法院提起刑事自訴,法院已正式受理立案申請。而其中一位造謠者郎某的父親替兒子發聲:兒子并非針對古女士,就是小朋友開開玩笑,“兩個小兄弟玩一下”。
自從被造謠之后,古女士丟失了工作,找新工作被拒,受到朋友、路人的指指點點、患上抑郁癥,可以說是遭遇“社會性死亡”。何為“社會性死亡”?就是在公眾面前出丑,已經感覺到沒臉見人,只想看到地上有條縫就鉆進去。明明已涉嫌“公然侮辱、誹謗”,但造謠者郎某的父親竟用“開玩笑”“玩一下”來為兒子洗脫罪名,用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將古女士這一百來天遭受的折磨,將自己的兒子對一名女子名譽的損害輕描淡寫地帶過。這種說法也隱含著對古女士這段時間不和解并且不斷維權行為的不滿與不理解,對兒子的違法犯罪行為也沒有做出任何反省。這顯然讓人無法接受。所謂“子不教,父之過”,郎某侮辱、誹謗、不尊重女子的不端行為,或許與其父親的教育脫不了干系。
一個女孩子的成長到底潛伏著多少危險?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家長擔心女孩遇到戀童癖的教師,要教育女孩子不要隨便同意陌生人碰自己的敏感部位。像《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女主角房思琪一樣正在經歷相似痛苦的女孩應該有不少。中學時期,女孩的發育期,家長開始擔心女孩一個人走夜路、一個人出門、一個人去偏僻的地方會遇到危險,對女孩子嚴加管教。到了大學時期,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女兒仍然放心不下,大學教授性騷擾女學生的案件、滴滴司機的侵犯事件等不斷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絡輿論。而工作后來自男上司性騷擾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很多女性受到侵犯時,可能不會選擇第一時間說出來,因為說出來要付出很多代價,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名譽,也可能會受到親戚朋友的冷眼,也會有許多人用“一個巴掌拍不響”等類似的話指責女性。
雖然每個人都說當今社會男女平等,但自古以來男尊女卑的陳舊觀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男女生理構造不同,女性在體力方面也無法與男性相比,種種原因都凸顯了女性仍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
為什么女孩要從小被教育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已,而不是男孩從小被教育要尊重女孩子,別傷害女孩子呢?
女性不能再繼續保持沉默,不能繼續選擇被動地自我保護。女性受到傷害,不報案,不維權,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會導致罪犯越發猖狂。
社會的進步需要像古女士這樣的女性堅持發聲、堅持維權、不退讓也不退縮;需要對每一個人進行正確的觀念教育,從小抓起。時代的進步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而不是女性單方面的努力。

責任編輯/王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