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2日訊 19下午,青島市首屆高校評論大賽線下沙龍在如是書店國信店舉辦。駐青高校的60多位位學子以及熱心市民匯聚一堂,以“青年有聲——后浪們期望的青島”為主題,暢談對于青島這座城市的期望。活動氣氛非常熱烈,近20人發言,沒來得及發言的同學,也將自己的心聲寫在了卡片上。

觀海新聞記者整理卡片發現,青年學子們對青島這座城市了解深入,提出的建議非常具有針對性。

青島需要更多的展覽、話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一座年輕、活躍的城市會展現給年輕人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這也是不少大學生所期望的。在同學們的留言中,“文化”成為一個高頻詞。
一名大學生寫道:“青島人需要更多的展覽、話劇、職業的無限可能以及多樣性。”
另一位大學生則表示,青島可以多擁有一些演出、話劇、音樂劇、演唱會、展覽以及其他文藝活動。“看售票平臺,其他城市幾頁刷不完,整個山東不到一頁。”

運用社交媒體 做好城市營銷
今年以來,青島開展了“三我活動”,本次沙龍中,很多學生借此“吐槽”。
這兩年,全國各大城市都在爭搶人才。近日,青島也接連發布6個文件,引起全國關注。有些學子認為,相比于政策,有利于個人成長的機遇更為關鍵。
“青島有足夠多的知名度,卻沒有與其相匹配的現代的發展機會,個人認為,相比北上廣,青島是一個人來人往的城市,不是一個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城市。”一位同學說。

還有同學認為,城市要利用社交媒體做好營銷。“政府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溝通渠道,在加強城市營銷、公關方面要更加善于運用社交媒體。”
一些新聞專業的同學則表示,相對于南方發達城市,青島的自媒體不夠發達,沒有形成產業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就業的機會,“多多發展新產業、新媒體,多一些發展空間。”
此外,在城市與年輕人溝通方面,不少大學生希望,多給發聲的平臺,讓溝通更加具有針對性。“我們要在現實與虛擬空間建立一種有效的交流,搭建有效溝通的橋梁!讓中老年人有效接受年輕人的觀點。”
19日舉行的“青年有聲——后浪們期望的青島”主題沙龍,是青島首屆高校評論大賽組織的首場線下活動。今后,大賽組委會將組織更多主題沙龍,期待學子們踴躍參與,發出自己的聲音。
目前,評論大賽仍在舉行,學子們可繼續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投稿。大賽分為初賽和復賽,綜合兩者成績,將評出一等獎、精品獎和優秀獎,并頒發獎金和證書。其中,一等獎3名,獎金各3000元,其作品將有機會被推薦參評山東新聞獎、青島新聞獎;精品獎7名,獎金各1000元;優秀獎10名,獎金各500元。(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學義)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