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23日5版
“中日新時代健康城市的創建”分論壇上,兩國專家聚焦共同推動人類健康和福祉,分享創新觀點
“健康城市”創建:青島站上新合作平臺
健康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共同期待,健康城市是“人類健康地球健康”的基本支撐。在12月22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中日新時代健康論壇的分論壇上,來自中日雙方的8名專家圍繞“中日新時代健康城市的創建”這一主題,共話人類健康美好未來,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他們分享了許多切實可行的觀點和創新想法,將有助于推動實現人類健康和福祉、穩定與平等。

12月22日下午,中日新時代健康論壇在青舉行。韓星 攝
日本自民黨“2050年碳中和推進本部”事務總長、原內閣府特命大臣福井照:
三個支柱助力日本打造健康城市
陷入貧困的原因并不是戰爭或者爭端,而是自然災害,地球是活的,災害總有一天會來。因此,要隨時做好充足且萬無一失的準備。防災減災國土強韌化是日本健康城市的一個支柱。日本自民黨“2050年碳中和推進本部”事務總長、原內閣府特命大臣福井照說:“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海嘯成了一個契機,我們要修復我們變得非常脆弱的國土,要提高它的韌性,當時我們獲得了很多防災減災預算額度。在2015年12月聯合國大會中達成共識,將11月5日定為世界海嘯日?!?/p>
日本健康城市的第二個支柱是公眾衛生、公眾免疫和公眾醫療。當前,疫情應對策略是最緊要的一個課題。“日本愿意在疫苗開發、研發、藥物開發方面為世界作出貢獻。公共衛生是日本引以為自豪的一個制度,我們也在不斷地對其進行完善?!娒庖摺俏以斓脑~,意思是要提高整個社會每一個人的免疫能力,自己不感染也不要傳給別人,大家都要具有非常強的決心,同時需要互相信賴,相信別人,這樣才能夠建立一個免疫感染癥的社會?!备>照f。新冠肺炎疫情后如何去建設健康城市呢?最關鍵的理念就是生命至上、保護生命,這是一種連接全人類的團隊精神。
日本健康城市的第三個支柱是碳中和。福井照認為,日本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脫碳社會。政治、行政、國民方面都應該采取行動,每個國民都是主體。
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主席梁維特:
城市各有特點要加強交流與經驗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在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加強衛生健康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應對挑戰?!狈终搲?,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主席梁維特線上做了交流發言。他表示,健康城市不只在于良好的衛生醫療系統,更在于打造一座宜居城市和韌性城市,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系統性的城市治理工程,涵蓋城市規劃、建設乃至管理等各個方面。澳門早在2003年已推出“健康城市”政策,并于2004年加入了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健康城市”計劃。
梁維特從3個方面分享了澳門建設健康城市的情況。一是建立公共衛生應急機制。建設健康城市,首要問題就是公共衛生管理。面對公共衛生危機,澳門時刻保持警惕,并創設許多跨部門統籌機制,如健康城市委員會等,促進對公共衛生重大或緊急情況的調查和處理。二是建設健康城市工作恒?;?。市民是健康城市的核心對象,澳門一直以來都積極引導、推動市民參與健康城市建設,澳門政府多個部門已與多個民間團體緊密合作,把建設健康城市的工作恒?;?。三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應對人口老齡化也是澳門建設健康城市的一個重要議題,澳門特區政府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屬和老有所為等目標,正不斷完善長者醫療服務,逐步建立系統性養老保障機制。
梁維特還認為,每個城市均有各自的發展特點,加強城市之間的交流與經驗分享,不論是成功經驗還是失敗教訓,對于建設健康城市均有重大的啟發和借鑒作用。
日本經濟產業省中小企業廳經濟支援部長村上敬亮:
建設SuperCity要進行大規模規則改革
主旨發言環節,日本經濟產業省中小企業廳經濟支援部長、原內閣府審議官、日本SuperCity構想核心推進人村上敬亮圍繞SuperCity構想,線上做了交流分享。他表示,日本要在哪個地方進行SuperCity構想實踐還在討論當中。今后要進入具體實施階段,目前日本全國已有50個以上的城市想要成為示范區。
要成為SuperCity示范城市需要哪些條件呢?村上敬亮表示,要有尖端醫療、尖端教育,還要有自動駕駛等自動化基礎設施。各個領域都能夠合作,能夠把所有的公共服務連接起來,有一個能夠實現共同構想的城市。要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有很大規模的規則改革。如果是醫療的問題,就不能只在醫院體系里面構想。特別是現在疫情擴大的情況下,需要讓重癥患者優先進入醫療機構治療,讓輕癥患者居家治療,怎么樣保證輕癥患者居家安全治療,出現突發情況又能及時就醫?這些不是醫院本身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構想。
“我們希望各個行業今后能夠有一些共同的技術、共同的數字基礎建設,能夠讓未來的生活提前來到現實世界,我們希望各個行業之間能夠非常和諧地共同進行開發,而且各個行業的規則、規制也要進行改革?!贝迳暇戳琳f,中國各地已經在進行一些數字城市、智能城市的試驗,我們希望跟中國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進行更多的意見交換,學習中國已有經驗,應用到日本城市的數字化建設當中去。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海外部/國際合作部副部長李國鋒:
醫療健康要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和產品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海外部/國際合作部副部長李國鋒從大健康產業和大健康產業園區兩個方面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當前,生物科技、數字科技等正在迅速改變社會和經濟形態,而目前的醫療健康領域偏向于傳統和保守,無法適應老齡化社會帶來的需求,迫切需要通過創新來為人們提供更富有價值的服務和產品。招商局集團以‘投資手段+賦能運營’的產業布局方式,圍繞創新保險科技、生物醫藥科技、高品質醫療健康服務及數字化,構建行業服務B端的平臺能力,并為數字時代面向未來的醫療健康新業態提供支點?!崩顕h表示。他期待在診療科技、高品質消費醫療、醫療物聯網產業應用支柱技術、真實世界數據研究、推進數字化生物制藥設備應用等方面與日本企業深度合作。
在大健康產業園區方面,招商局集團正在打造位于遼寧省的大連太平灣創新合作新區和位于海南省的博鰲樂城先行區兩個大健康產業園區。樂城園區是中國第一家以國際醫療旅游服務、低碳生態社區和國際組織聚集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開發園區。目前樂城園區內有落地意向的項目有39家醫療機構,已落成“全健康研究院”、國際糖尿病中心等學術機構合作項目。太平灣創新合作新區規劃面積超過200平方公里,大健康產業是太平灣新區的核心產業之一?!耙劳刑綖撑徣枕n的區位優勢,特別希望加強與日本政府、企業、學術機構的合作,充分整合中日雙方優勢資源,打造中日合作園中園,使其成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康養醫療、防病抗疫及數字醫療等的產業群、生態圈?!崩顕h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王世鋒)
“健康青島”深入推進,廣闊前景令人期待——
4個大型康養項目在建 3年培育9家產業龍頭
12月22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中日新時代健康論壇在青舉行。在“中日新時代健康城市的創建”分論壇上,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介紹了健康青島戰略的推進情況。據悉,目前我市共有4個在建大型康養項目,總投資超過30億元。有20個在建的重點衛生項目。我市還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重點培育9家全省醫養健康產業龍頭企業。
目前,我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共有180萬,占全市總人口的22%,其中8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了28萬。全市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300多家,床位6萬多張,擁有醫護人員10余萬人,人均壽命達到81.43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作為國家衛生城市,我市正在努力實現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愿景。先后出臺了《健康青島行動實施方案》以及《16項健康青島行動三年計劃》,加快培育健康保健、健身休閑、健康旅游等特色潛力行業。持續推進健康產業的發展,從優化政策環境入手,我市先后出臺了加快社會辦醫和促進健康服務業醫養結合服務、養老服務業等政策文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產業相關領域。目前我市共有4個在建大型康養項目,總投資超過30億元。有20個在建的重點衛生項目。還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完成20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重點培育9家全省醫養健康產業龍頭企業。為更好地促進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在明年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上,將設立傳統醫學分論壇和中醫藥展示互動體驗區。
去年以來,借助在青島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世界華人醫師大會、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等重大平臺,我市不斷擴展衛生領域的國際合作,先后與5個全球知名的醫學中心建立了合作關系,與90多家國內外優質機構和科研院校開展了人員培訓、臨床交流和科研合作。特別重視引進日本優質的醫療資源,借助建設康復大學的有利契機,積極引入日本藤田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的醫療資源,在康復醫學領域開展了合作交流。目前,我市已與日本紅十字會總醫院、東京醫科大學、京都大學附屬醫院、日本癌研有明醫院等日本名院校和名機構,在醫療服務、健康養老等方面達成了多個合作意向。(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圓桌討論●
城市設計也是“健康”的一部分
什么是健康城市?如何創建健康城市?創建健康城市面臨哪些挑戰?12月22日下午,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中日新時代健康城市的創建”分論壇圓桌討論環節,中日專家就此展開了討論。

論壇圓桌討論環節現場。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認為,健康城市就是以一個城市為單元和切入點,通過相關健康政策和措施的倡導和落實,來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因此,健康城市不僅僅指人的健康,而且涉及人居住的社會環境、人所擁有的社會福祉等等。
在城市建設方面,日本醫療政策機構理事兼首席執行官乘竹亮治富有經驗。他說,城市設計與文化和傳統息息相關,是文化的體現,也是文化的延續。如何通過城市設計來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是當下亟需面對的課題。在英國,有城市會為阿爾茨海默癥患者進行洗手間等相關設施的城市設計,這值得借鑒學習。
當然,創建健康城市不僅需要有硬件,同時也需要軟件的支持。亞洲通信社社長徐靜波認為,中國的社會福祉在不斷完善,許多醫療硬件設備已經超過了日本。不過,中國在醫療軟實力方面,比如看護護理行業,還可以向日本學習。
日本醫療環境研究所代表早川泰雄認同徐靜波的觀點,但他更愿意看到的是將日本綜合性、整體性的一些醫療內容介紹給中國。作為一個醫療健康內容的綜合供應商,他們希望通過成立一個綜合的組織體,將日本的醫療經驗傳遞給中國。
在評價患者對城市的滿意度等問題上,王宇認為應該建立一套指標性、標準性的評估體系,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做法并進行推廣。順天堂大學客座教授兼內閣府超級城市構想委員會成員阿曾沼元博評價說,希望以本次健康論壇為契機,今后能夠創造出一個真正可行并能夠推廣到其他國家的健康城市醫療模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