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畢業好幾年了,在大城市工作,也有不少朋友,但依然有種不知道自己屬于哪里的孤獨感。
假期的時候,朋友一起聚餐,一起吃飯唱K,熱熱鬧鬧的,但不知為什么,在這場狂歡結束后我卻感覺更孤獨了。
在這個城市待的時間不算短,卻一直覺得自己不屬于這里。
這種孤獨顯然并非源于身邊沒有人陪,而是來自于歸屬感的匱乏。
我們需要一種歸屬感,而它并不完全從群體中獲得。
歸屬感,指的是一種人希望被接納為一段關系或群體的一部分的情感需求,人們渴望在一段關系或一個群體中作為真實的自己受到肯定和重視。
同時,它是自我身份認同的重要支柱。
還有一件事就是:歸屬≠融入/從屬
因此,尋求歸屬感與追求個體的獨特性并不沖突。
如果,一個人或群體試圖用“歸屬感”引誘你,想把你改造成和他們完全一樣的樣子,那么這其實是一種操縱,因為真正的歸屬感是一種接納和認同你本來的樣子。
在大城市格格不入而感到孤獨的我們,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羞恥感——仿佛孤獨感的存在意味著我們哪里出問題了。
然后,為了驅散孤獨,我們又會試圖偽裝、狂歡或逃避。

02
人只有在不被肯定/不被需要/不被在乎的時候才會感到歸屬感的缺失。
歸屬感的匱乏也會引發大量的焦慮。
研究發現,當人們感到不被社會群體接納時,他們會感到非常焦慮。
但一旦再次感受到接納和認同,這種焦慮就會立即消散。
除了心理上的問題,生理上的問題也會出現。
歸屬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對我們的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甚至基因表現都有不同的影響。

03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增強自己的歸屬感呢?
首先,你的身邊至少要有一個能與你建立情感上的深層鏈接的人。
當來到或是身處一個讓你感受不到歸屬感的環境,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的各種預設和偏見。
其次,主動參加活動結識新朋友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參與到社交組織和活動中。

這樣做的好處是,至少可以保證你們是有一定的共同點的。
然后,你可以在人群中探索,他們之中有沒有人是能夠和你進行一些更深度交流的人。
Ta可能有著你很喜歡的性格,有相似的價值觀,也可能你們就是莫名地投緣,都愿意在對方面前更多展示一點自我。
只有當你在當下所處之地覺得自己能夠有可以求助、可以被傾聽、可以及時地陪伴在身邊的人時,歸屬感的種子才能夠發芽。
自己內心的平靜,能讓我們更好地獲得歸屬感。
因此,即使是離開了讓自己感到安心的地方和人,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被素不相識的人包圍,也不要停下去做那些能讓你找到內心平靜的事情。
在我們還暫時未能從外界獲取歸屬感之前,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先努力讓自己靜下來,增強自我認同感,從而獲得強大的內在能量,去直面生活。
你心里有過這樣的孤獨感嗎?你是怎樣走出孤獨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