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正是兒童腹瀉的高發時期。雖說腹瀉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少則惡心腹脹,重了還會導致便水甚至脫水,孩子遭罪,家長也擔心。專家提醒,秋季腹瀉輪狀病毒是元兇,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防范關鍵。

“兒童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是輪狀病毒。 ”市北區婦幼保健所兒保科專家張春光告訴記者,輪狀病毒在每年夏秋季流行。孩子接觸到了有輪狀病毒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若不及時洗手便拿取食物或“吃手”,病毒就容易進入體內,病從口入,引起腹瀉。另外,排泄物、分泌物中的病毒也可能會進入水源或其他途徑,免疫力相對較弱的兒童很容易“中招”。
面對來勢洶洶的“輪狀病毒”,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求防患于未然。張春光告訴記者,在秋季腹瀉高發期前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確實可以對孩子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使染病率降低,如果寶寶體質較弱,或是經常腹瀉的話,建議服用。不過他也同時提醒,疫苗不是“定心丸”,不能100%杜絕腹瀉的發生,“不是說吃了疫苗孩子就可以不洗手或者隨便亂吃東西了。 ”所以家長還要留心培養寶寶的衛生習慣,不能疏忽大意。
拉肚子厲害了,身體會流失水分和電解質。有些家長會選擇讓孩子服用“口服補液鹽”來補充電解質。記者了解到,許多網店都打出“防治急慢性腹瀉”的旗號來銷售口服補液鹽,品牌琳瑯滿目,有產自德國、美國的進口保健品,也有本土產品,分為I、II、III等不同型號,價格從10元到100元不等。張春光告訴記者,適當使用口服補液鹽可糾正脫水,達到同時補充身體所需水分和鹽分的效果,但萬萬不可擅自盲目用藥,否則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如果孩子發生腹瀉,還是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遵照醫囑進行服藥或輸液。
防治兒童秋季腹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關鍵。張春光提醒,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勤洗手、不吃手的好習慣。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洗漱用具等要及時清洗、消毒、更換。6個月至1歲的孩子極易感染輪狀病毒,因此在夏末秋初盡量不去或少去人群密集地,防止發生交叉感染。如果孩子出現嚴重腹瀉癥狀如水樣便、脫水等,應該及時送至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青報全媒體記者 高靜文 實習生 楊碩)
責任編輯:張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