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致富 他給女兒起名“小康”
萊西農民趙泮東在扶貧干部幫扶下經營起多種產業 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忘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活了半輩子,40多歲的萊西市院上鎮仇家莊村農民趙泮東怎么也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自家的變化會這么大:從一貧如洗,到經營養殖、種植等多種產業,不僅娶上媳婦有了女兒,而且日子越過越紅火,如今還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近日,早報記者見到了正在忙著規劃明年糧食生產的趙泮東,“我能脫貧過上今天的好日子,多虧了國家的扶貧政策。為了紀念自己的變化,我專門為女兒取名‘小康’。”而他的脫貧故事,正是青島脫貧攻堅的一個典型例證。

— 回憶 —
窮困潦倒 娶不上媳婦
家里的院子長滿草,沒法下腳;推開正間門,氣味難聞、臟亂不堪。從外面溜達回來的趙泮東一身臟兮兮的衣服,頭發也不理,像枯草一樣亂蓬蓬的。村民多次勸他把自己收拾一下,他卻說不在乎,反正是窮光棍一個……
幾年前,趙泮東的生活狀態就是這樣的情景。因此,他被萊西市院上鎮政府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目標,像趙泮東這樣的貧困戶該怎么幫扶?給錢給物?萊西市扶貧部門把找準“貧根”、對癥“下藥”、激發內生動力作為幫扶趙泮東脫貧的努力方向。
打那時起,扶貧干部經常上門。趙泮東說,別看原來不認識扶貧干部,但后來相處得和親兄弟一樣。經過深入了解,扶貧干部得知趙泮東的父親有慢性病,需常年吃藥,掙點錢還不夠治病的,所以,多年來家里一直很窮。正是因為窮,他40多歲了連媳婦也娶不上。
摸清趙泮東的致貧原因后,扶貧干部迅速行動,研究制定具體的幫扶方案。他們分析認為,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趙泮東骨子里還是求上進的。為此,扶貧干部通過持久地精神扶貧,真誠鼓勵,幫他打開了思想“癥結”,解決了他“不想干”的問題。

— 講述 —
政府幫忙 摘掉貧困帽
如何讓趙泮東盡快脫貧?村支部書記給他介紹了一個到附近養豬場抓豬的活兒。每天,趙泮東把一頭頭大豬從豬圈里抓出來,用小車推到運豬車上。因為肯吃苦賣力氣,干活越來越熟練,趙泮東的工資也從一天100元漲到了200元。
有了一定收入后,趙泮東的心熱起來了,他有了發展產業的長遠打算。但是面對沒門路、沒技術等一大堆困難,他又犯了愁。
為解決趙泮東發展產業“無門路”的問題,駐村“第一書記”幫他申請了小額扶貧貸款,種植了8畝桃樹,還幫他打了井、拉上了電,讓他灌溉不犯愁。為解決他“不會干”的問題,鎮里推薦趙泮東參加了桃樹栽培技術培訓班,技術員到地里手把手地教,第二年他就喜獲豐收。
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趙泮東的精氣神也有了明顯轉變。他變得愿意說話了,對人熱情了,做事也踏實、認真了,還經常熱心幫助左鄰右舍。
“老趙,最近怎么老往服裝廠跑啊?”村里人打趣道。趙泮東只是嘿嘿笑。原來,趙泮東的踏實肯干,贏得了本村服裝廠一名女職工的好感。
趙泮東的父親身患疾病,但原來因為家里沒錢,所以連個治病錢都拿不出來。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趙泮東父親的治病花費問題?很快,扶貧特惠保險的政策又眷顧了趙泮東家。扶貧辦在落實好他們全家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后,又出資為他們投了醫療補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家庭財產保險等三項扶貧特惠保險。生病住院,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扶貧特惠保險連續報銷完后,慈善總會還會對剩余部分按50%進行資助。這一下,徹底解決了趙泮東的后顧之憂。
— 亮點 —
致富能手 不忘幫鄉鄰
“現在有干勁、有奔頭,也脫貧了。”趙泮東高興地說。富裕起來的趙泮東贏得了村里群眾的好評,幸福也很快上了門,他與服裝廠那名俊俏的女職工走到了一起……
2019年,和原來相比,趙泮東的家里變了樣,變得非常干凈整潔。地面鋪著干凈的墊子,來客進門后會自覺地脫鞋。再看他本人——干凈利落,臉上堆著笑,像換了一個人!來家里串門的人也多了起來,夫妻倆總是熱情地接待。如今,他們已經有了孩子。趙泮東給女兒起名叫“小康”,致富奔小康的“小康”。隨后,村支部書記又給趙泮東的妻子介紹了一個在附近加油站的工作,每月工資3500元。趙泮東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僅徹底甩掉了貧困的帽子,而且繼續奔跑,向著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2019年國慶節,這樣一幅美好的圖景,讓仇家莊人十分感動:趙泮東正在規劃桃樹果園旁的養魚塘,養殖的鴿子在他身邊飛來飛去。大家都說:這下,趙泮東水、陸、空產業發展齊活兒了!趙泮東高興地說:“我現在感到很幸福,感覺生活充滿希望,有使不完的勁兒!”他還有個打算——“貧幫貧”,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轉變思想、自食其力,勤勞致富、共奔小康!
“現在鄉親們對因病因災致貧的人都會給予同情和幫助,但最痛恨的就是那些整天無所事事的懶漢。要想生活過得好,必須拼命干,只要努力了就會有收獲,我得去找他們說道說道。”一年多來,趙泮東在“貧幫貧”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如今,他以自身脫貧致富的成果,影響和帶動了仇家莊村及周邊村的貧困戶陸續脫貧致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贊。
年度熱詞
脫貧攻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十三五”以來,青島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精準到戶、精準到人,開發式扶貧與“兜底”式幫扶并舉,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聯動,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扶基礎、扶民生,“兜底”保障一批;扶產業、扶能力,帶動拉動一批;扶班子、扶生態,鞏固扶貧成果,形成長效機制,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
青島牢牢把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在落實“六個精準”上下足“繡花”功夫。通過實施“一鎮一規、一村一策、一戶一案”,產業帶動一批、教育脫貧一批、健康扶貧一批、就業上崗一批、金融助力一批、兜底保障一批,形成了各有特色的脫貧路。從2018年開始,青島市脫貧攻堅進入鞏固提升階段。在全省考核中,青島2018年、2019年連續獲得“好”的等次,其中2018年獲得單項獎,連續獲得扶貧資金使用“優秀”等次。在2019年度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青島市、安順市、隴南市攜手進入“好”的行列,描繪了一幅區域協作、共贏發展的壯美畫卷。
青島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同時,正努力走出具有青島特色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機融合的新路。東西扶貧協作方面,青島與安順市、隴南市、菏澤市正在向貧困堡壘發起最后沖鋒,奮力奪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勝利。
/ 對話 /
發展現代農業 帶領村民致富
記者:你對2020年的狀態滿意嗎?
趙泮東:滿意。現在過上了好日子,心里高興。
記者:你在2020年有什么收獲?
趙泮東:除了養豬場、種桃樹、養鴿子外,還種了10畝小麥、10畝玉米、5畝花生。從一貧如洗到賺到了錢,又娶了媳婦,有了小家庭,各方面都收獲很大。
記者:對于2021年,你有什么心愿?
趙泮東:這幾年變化很大,尤其是今年徹底脫了貧。為了記住自己脫貧變化,特意給女兒取名“小康”。2021年想依托村里的農業特色,發展現代農業種植,讓自己的家鄉更有特色,讓更多村民的日子過得更好。(本版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通訊員 程強)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