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6日訊 “趁著時光還早,去當個志愿者吧。”家住青島市市南區的吉女士盡管已經六十三歲了,但她心態很好,覺得自己還“年輕得很”。近日,她報名成為一名志愿者,為高齡、獨居和特別需求的人群提供志愿服務,而她服務的時間,全部存入到“時間銀行”。今后,待她年老需要幫助時,可以兌換服務。
為發展互助養老模式、有效緩解養老服務力量不足的矛盾,滿足城市高齡空巢獨居老年人和農村留守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從2021年開始,青島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可在全市統一的服務平臺上按一定規則記錄儲存志愿者的服務時間,當志愿者需要養老服務時,可提取時間、兌換服務,實現全市通存通兌。
養老服務時間可記入社保卡
據青島市民政局局長王哲介紹,時間銀行是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理念在養老服務領域的具體應用,通過政策設計,鼓勵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在全市統一的服務平臺上按一定規則記錄儲存志愿者的服務時間,當志愿者需要養老服務時可提取時間、兌換服務,可以發展互助養老模式、有效緩解養老服務力量不足的矛盾。
據了解,今年4月14日,青島市出臺了《青島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目前正在按照方案要求,在市南區、西海岸新區和城陽區進行試點。明年,將在試點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推廣,實現全市通存通兌。王哲表示,青島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是已有的青島電子時間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時間幣被記錄在青島養老服務時間銀行App中,同時還記錄在志愿者的社保卡上。
目前已有注冊志愿者3693人
“星河志愿者家人們,請大家加入養老服務時間銀行,一起孝老、敬老”,“我已加入”“我已加入”......12月15日,在青島星河愛心素食餐廳志愿群里,當負責人將注冊信息發到群里時,志愿者們紛紛掃碼加入。
據了解,為加強對時間銀行的注冊使用、需求發布、時間存儲使用、服務評價等流程的便捷管理,青島市建立了全市統一的時間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手機軟件已于11月9日正式上線。目前,青島為開展試點的市南區、西海岸新區和城陽區的80歲以上城鎮高齡空巢獨居老年人和農村留守老年人,每周免費發放4個小時的服務時間。根據最新統計,青島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平臺已有注冊志愿者3693人,服務對象2619人。
時間銀行包含六大類服務項目
時間能存進“銀行”,將來還能兌換出來,時間銀行究竟能做什么?
據介紹,時間銀行以非專業服務項目為主,主要包括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急和精神慰藉六大類。助餐包括上門送餐和幫助購買食蔬等;助醫包括陪同就醫、按醫囑代為取藥和購買藥品等;助浴包括洗浴看護和接到養老服務站點洗浴等;助潔包括理發、家務整理、幫助清洗衣服等;助急包括各項日常生活應急協助服務項目;精神慰藉主要包括心理疏導或陪伴聊天等。
時間銀行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80周歲以上城鎮戶口空巢獨居老年人、農村留守老年人和在時間銀行存有時間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
時間銀行怎么用
據了解,年滿18周歲、有公益服務精神、有從事養老服務的時間,身體健康、無個人信用不良記錄和嚴重違法記錄者,都可以注冊成為時間銀行的志愿者。市民可以在安卓手機應用市場上搜索“青島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或者掃描宣傳頁面的二維碼進行下載。下載完成后,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注冊成為時間銀行志愿者或服務對象,也可以兩種身份同時注冊,通過APP發布服務需求、提供志愿服務。
志愿者登錄“青島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APP,實名注冊審核通過后,可以在任務大廳選擇訂單進行服務,志愿者到達服務對象家中,在手機上完成“點擊開始服務”“滑動結束服務”“雙方評價”“服務對象確認”等步驟,服務時長就可以計算到志愿者的個人賬戶中。如果5個工作日后,服務對象仍未確認服務,系統將自動確認且服務時間劃入志愿者個人賬戶中。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可以將自身儲存的服務時間贈與他人使用。”我們希望形成一個有人發單,有人搶單,搶單之后成為時間客,你可以發布需求,讓后來的年輕志愿者來為你服務的這樣一個閉環的服務平臺,歡迎大家都來當時間銀行的志愿者。”青島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喬先華最后表示。(青報全媒體記者 許瑤)
責任編輯: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