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德州禹城市創新“六化”舉措、因案精準施策,利用兩個月時間,集中化解了十大領域27件信訪突出問題,為當地社會穩定提供了堅實保障。
組團同化。針對3件時間跨度長、問題復雜、化解難度大的信訪積案,禹城市組成市級干部、鄉科級干部、村組干部、公安干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工作者、心理醫生、上訪人員親屬與“和事佬”10人工作組,落實聯合包案化解的“十包一”化解模式,達到了集結優勢兵力、多兵種聯合作戰,化解一批久拖不決、久訪不息信訪積案的目的。
賢德善化。堅持讓德高望重的人化解疑難復雜的事。借助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等鄉村賢達人士對農村各種矛盾摸得到門、把得準脈、找得到根的優勢,憑借鄉賢的公道、威望和豐富的社會閱歷,調解鄉村信訪問題、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用百姓的“土法子”,解決百姓的“鬧心事”。“辛店和事佬”等一批民間調解機構成了群眾的主心骨,9件久拖不決的信訪難題得以化解。
評議教化。對歷史遺留、村務公開、土地承包糾紛,以及個別信訪終結和不服司法判決的6件信訪問題,大力推行基層公開評議制度,組織相關專業人士、鄰里鄉親、親朋好友,來評、來述、來說,堅持問題亮在桌面、疑點曬給公眾、是非交由公論,用輿論的力量來教育、影響、感化當事人。
幫扶感化。對因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上訪問題、生產生活上確有實際困難的2名信訪群眾,采取結對幫扶、社會援助等方法進行扶助,全力解決上訪人合理訴求和生活困難,推動息訴罷訪。
親情融化。對4名固執己見的上訪人員,堅持邀請信訪人家屬、同學、朋友、親戚等信任的人做工作,幫助他們端正思想認識,明辨是非,找到解決信訪問題的途徑,全力為其爭取合法權益,逐步引導他們消除偏執心理,放棄不合理訴求,最終達成化解協議并簽訂息訪息訴承諾書。
疏導轉化。堅持把疏導情緒、解開心結作為化解積案的金鑰匙。定期對3名多年上訪、性格偏激的人員進行談心,通過“拉家常,談心事”拉近與信訪群眾之間的距離,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主動傾聽呼聲、意見,通過談心出氣,盡情讓他們發泄情緒,扎實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做到防線前移,工作在前,有效防止了因心理扭曲而引發的極端事件,促使他們徹底轉化息訪。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