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寂寂無聞,卻無聲地感動著我們;有些職業,隱于夜色,卻默默地守護著光明。
當城市進入睡夢中,有的人卻還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傲月星空下,他們那溫暖而忙碌的身影,是這座城市夜晚最耐看的風景。他們點亮了城市的夜晚,他們厚實著城市的晝,這些忙夜人,在自己的崗位揮灑汗水,為他人的生活提供便利,讓這座城市在黎明綻放最美的光彩。
你了解冬日忙夜人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
代駕女司機:
二孩媽媽張翠梅5年接單7000多次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干代駕,我的初衷很簡單,為了生活,為了孩子,為了賺錢養家。”
晚上7點,中聯廣場,張翠梅穿好工裝,戴上頭盔,騎著折疊電動車來到始發地,準備開啟一天的首單。
凌晨2點,澳門花園,張翠梅完成了第四單,她喝光保溫杯里的熱水,確認附近沒有新單后,騎車向家中駛去。
1
為孩子拼一把 凌晨2點前沒合過眼
張翠梅今年46歲,是代駕司機,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5年前,張翠梅因家庭生意變革踏上代駕之路?!皠傞_始,真是鼓足勇氣,咬牙邁出第一步。但兩個孩子不能跟我受苦,我要為他們拼一把。”張翠梅說,代駕群體幾乎都是男性,在島城,女代駕可謂是“鳳毛麟角”。此外,晝伏夜出、嚴寒酷暑、極端天氣、醉酒客戶……這些問題對一位女性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等單時,張翠梅喝口保溫杯里的熱水。
“5年多時間,掙了40多萬,這份收入補貼了家用?!?年代駕時光里,張翠梅累計完成訂單7000多次,成為島城代駕行業里名副其實的老司機。“入了這行,睡覺都是后半夜考慮的事,凌晨2點前我幾乎沒合過眼?!睆埓涿氛f,春秋季節,清爽的晚風比較宜人,而到了冬季,在寒風中靠活則相當難熬。
2
從城陽步行2小時回家 最遠一單開到濟南
作為女代駕,最令張翠梅難忘的是雪中代駕去城陽的那一天?!皻鉁亓阆?度,下著大雪,地面結冰、積雪情況嚴重,在考慮是否回家休息時,我接到一個去往夏莊的單。”張翠梅回憶道,當時送完客人結束時,已是后半夜,路面的積雪讓張翠梅無法騎車只能推著電動車往家走。從城陽走了接近2個小時張翠梅才回到市南區,安全到家已經是凌晨2點以后。
除此之外,張翠梅的代駕工作還出過青島市,最遠的訂單到了濟南?!暗綕夏谴问莻€預約單,開長途很辛苦,但收益還不錯,記得那一單我掙了700多塊,拋去回來的交通費,也賺了600元。”張翠梅說,那一天到濟南已經是晚上,她是搭乘火車返回的青島。
“我遇到過來自客戶的偏見,也被質疑過車技,但更多的是收獲客戶的關懷與認可,這是我干代駕的動力。”5年時間,張翠梅收獲了許多來自客戶的感人之舉。她說自己已經對代駕這份工作有了感情,未來也想繼續干下去。
大貨車司機:
深夜駕車200多公里運萬斤菜
“這一車菜是我們收了一天的貨,昨天晚上6點從壽光出發,連夜運到青島的?!?/p>
12月19日凌晨3時許,來自壽光的蔬菜批發業戶孫健開著大貨車,拉著上萬斤蔬菜趕到了市場,為了生計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6年前,孫健加入到岳父岳母賣菜的隊伍中來,一直干到現在。
壽光菜販孫健和他岳母劉愛美。
1
壽青兩地奔波收菜運菜
今年30歲的孫健,常年需要往返壽光、青島兩地收菜、運菜、賣菜。從壽光到青島要跑3個多小時,共有400多里地。眼前的一車菜,是他們花了一整天菜收來的?!笆詹艘艏氝x,優中選優,還要盡量找到價格合適的蔬菜?!睂O建說,每次收菜都像是打仗一樣,要跟著好幾家收購商拼價格、拼關系、搶資源。
凌晨時分的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
收完菜后,緊接著就要運菜回青島。孫建告訴早報記者,盡管自己有9年駕齡了,但是開著大貨車跑長途,自己最怕在大霧天開車。去年冬天的一天深夜,他開著大貨車上路,結果突然遭遇了大霧天,“高速路封閉了,我們只能走省道,先到平度,再到膠州,我就開車打著雙閃,車速在每小時40公里,當時緊張得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中間為了防止犯困,還要打開窗戶讓寒風吹吹清醒一下。本來跑3個多小時的路程,結果那一趟跑了整整7個小時?!睂O建說。
2
“給力小青年”每年從頭忙到尾
孫健的微信號是“給力小青年”,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僅有的幾個視頻全都是出行的場面,既有下雪的場景,也有下雨的場景。孫健說,從壽光拉著一車蔬菜到青島,一趟下來,扣除成本后,一般能賺取1000多元錢。
作為大貨車司機,對于雨雪天,孫健很擔心,但是作為蔬菜商販,對于異常天氣卻有一種盼望的心情,因為遇到異常天氣后,蔬菜價格會上漲一些,這樣他們可以多賺些利潤。
記者了解到,從每年的正月初四開始,孫健他們就要開始忙碌起來,一直忙到臘月二十九。往返壽光、青島兩地的六年時光里,孫健說,他遇到了很多青島好人,不少市民都喜歡來購買他們的蔬菜。記者從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了解到,現在每天大約有56萬公斤蔬菜從這里批發到市區各地,每天凌晨有160多輛運送蔬菜的大貨車來到市場。
海鮮攤主夫妻檔:
分工經營擺攤十多年
“天再冷也要出攤,畢竟有不少老主顧來我的攤位挑選海鮮。”
每晚10點半,海鮮攤主張鵬都會從團島農貿市場開著廂式貨車,驅車36公里趕到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一晚上都在找尋甚至爭搶市民們中意的海鮮產品。
次日凌晨四五點鐘,返回團島農貿市場,等張鵬將選購來的海鮮搬運到攤位收拾好,他的妻子代麗華一般都會在早上六點前來到攤位,開始自己整整一天賣海鮮的工作。
張鵬(左)和代麗華經營的海鮮夫妻檔攤位。
1
熬夜挑選更好海鮮
1984年出生的張鵬是濰坊市坊子區人,2003年初,他跟著媽媽來到青島開始學著做海鮮生意。從開始的一個人推著載重500公斤海鮮的三輪車爬坡6公里進貨,到后來買了屬于自己的面包車,并和現在的妻子干起了“海鮮夫妻檔”,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張鵬一直堅守著自己的海鮮生意攤。
現在,每天晚上10點半開著車去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進貨,已經成了張鵬的日常生活常態?!叭サ脑皆缲浂嗳松?,貨新鮮又便宜,去晚了好的都讓人挑走了,所以下手要趁早?!睆堸i說,去進貨的時候,有時大家會為了搶貨互相爭搶貨源,好幾次自己就被競爭對手從海鮮販子的車上直接擠下來了。
“我們兩口子分工明確,他晚上負責進貨,我負責每天早上5點半出攤賣貨,下午6點收攤?!睆堸i的妻子代麗華說道,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忙起來根本沒時間吃飯,一天可能就一頓飯打發了,感覺餓了就剝塊巧克力,補充了熱量也讓肚子不太餓了。
2
努力打拼想讓孩子生活更好
在海鮮攤前,代麗華對各類海鮮非常熟悉,并熟練地給魚刮鱗、去內臟等?!案晌覀冞@一行,經常要用手來拾掇海鮮。寒冬臘月里就算帶著塑膠手套,手也經常會被凍得通紅,甚至凍傷。”代麗華說,雖然有時候天冷也想不出攤,但因為周圍人對自己生意很照顧,大家都很信任,他們就在這里一擺攤擺了十多年?!?009年時,一位東營的外地客戶來青旅游,覺得我賣的貨實在,就成了固定客源?,F在逢年過節就會來找我來進不少貨。”張鵬笑著說,現在他們夫妻倆經營的“龍鳳水產”攤位被團島農貿市場評為“五星級”。
張鵬告訴記者,賣海鮮這一行非常辛苦,每天起早貪黑,夏天一身腥,冬天兩手冰?!拔矣袃蓚€孩子,女兒上初中了,兒子在上幼兒園,努力打拼就是想讓孩子在青島接受更好的教育?!比缃?,張鵬夫妻倆已經在青島買了房、安了家,日子也越過越好?!鞍赐杲涷灒汗澢笆呛ur生意的好時候,今年大年三十我們應該還會出攤賣貨,但轉過年來應該可以好好休息幾天,在家陪陪家人過個年?!睆堸i憧憬著年前的海鮮生意笑著說道。
你身邊有認識的冬日忙夜人嗎?你了解他們的日常嗎?評論區里聊聊吧~(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 陳勇 劉世杰 肖夢婕)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