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8日訊 日前,海慈醫療集團神經外科主任孔軍帶領團隊為兩名飽受糖尿病足截肢術后疼痛困擾的患者順利實施脊髓神經電刺激器植入術(SCS)。海慈醫療集團在全省率先開展脊髓神經電刺激治療糖尿病足解除患者疼痛,填補技術空白。此項技術也為飽受頑固性疼痛折磨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診療方案。
患者于先生73歲,雙足發黑壞死5個多月,診斷為2型糖尿病足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多種疾病。經過常規治療后,于先生的腳部并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加嚴重,疼痛折磨下他徹夜難眠。截肢的噩耗擺在于先生面前,但他和家人沒有放棄希望??总妼λ陌Y狀做了一系列評估,認為目前最適合他的療法是脊髓電刺激療法。該療法也是國際上較受歡迎的一種安全有效的神經調控技術。
術中,孔軍先選擇好手術部位,然后將電極放置脊柱特定節段硬膜外。因為脊髓質地脆嫩,對術者的要求極高,必須以極其輕柔、精準的技術操作,避免脊髓損傷。在與患者的溝通中,將程控參數調至患者舒適的狀態。手術過程十分順利,1小時后于先生疼痛緩解。于先生驚喜地發現自己雙腿的疼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酥酥麻麻的感覺。于先生感激地說,“當晚我便睡了個好覺,終于不用每天被疼痛折磨了?!?疼痛緩解的同時,于先生雙腿皮溫也迅速提升,這也說明他的雙下肢血液循環得到迅速改善。
據統計,我國成年人約有1億人以上患有糖尿病,其中8.1%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足,這也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并發癥之一。15%-2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會發生足潰瘍,2%-16%的患者會截肢,而截肢患者的死亡率高達22%。面對如此“兇險”的糖尿病并發癥,眾多糖友甚至到了“談足色變”的地步。脊髓電刺激療法,作為國際上較受歡迎的一種安全有效的神經調控技術,緩解疼痛的同時,幫助患者降低截肢率。早發現早治療,可更好降低截肢風險。
據孔軍介紹,脊髓電刺激術是一種微創局麻手術,該療法通過植入脊髓硬膜外腔的電極導線將神經刺激器產生的電脈沖傳至脊髓,對脊神經進行低壓電刺激,阻斷和干預疼痛信號的傳導。在有效緩解由糖尿病足導致的疼痛的同時,可幫助舒張下肢血管,改善肢端微循環,進而一定程度上避免壞疽和潰瘍的產生或惡化,并促進其愈合和修復,為患者保肢帶來正面積極的作用。第一期手術是“體驗治療”,如果止疼效果滿意,肢端微循環改善明確,第二期手術會將脈沖發射器植入皮下,來持續發射電脈沖,改善患者肢端微循環,降低疼痛。
植入脊髓刺激器并不是治療的結束,術后的程控和綜合管理是關鍵?;颊咧踩腚姌O后,需由專業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電壓、頻率等刺激參數設置,才能使治療達到理想的效果。神經外科也將開設程控門診,為復診患者進行術后的程控,確保參數設置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通訊員 范曉蘋)
責任編輯:李婧菲